
【機】 arc resistance; arc-resistance
耐電弧性(Arc Resistance) 指絕緣材料表面抵抗高壓電弧作用而不發生破壞(如碳化、熔融、燃燒或導電通道形成)的能力。該性能是評估電氣絕緣材料在極端工況下可靠性的關鍵指标,尤其用于開關設備、斷路器、電機繞組等易産生電弧的部件材料篩選。以下是詳細解析:
IEC 61621
國際電工委員會标準,通過施加高壓(如12.5 kV)小電流(10–40 mA)電弧,記錄材料表面形成導電通路所需時間(秒)。時間越長,耐電弧性越優 。
公式表達:
$$ T{text{arc}} = int{0}^{t} I{text{arc}}dt
$$
其中 ( T{text{arc}} ) 為耐電弧時間,( I_{text{arc}} ) 為電弧電流。
ASTM D495
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标準,采用階梯式電流遞增法,模拟實際工況中電弧強度漸變過程,測定材料失效臨界點 。
高耐電弧性材料(如陶瓷化矽橡膠、聚酰亞胺薄膜)可顯著提升設備安全性:
權威來源:
- 《英漢機電工程詞典》(機械工業出版社) "耐電弧性"詞條
- 國際電工委員會标準IEC 61621:1997
- 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标準ASTM D495-22
- 《電氣絕緣材料手冊》(中國電力出版社)第4章絕緣性能測試
耐電弧性是材料(尤其是絕緣材料)抵抗電弧作用導緻性能下降的能力,通常通過材料表面因電弧碳化形成導電通路所需時間來衡量,單位為秒。以下是詳細解析:
耐電弧性指材料在高壓電弧作用下抵抗變質的能力。電弧産生的高溫會使材料表面碳化,形成導電通道,導緻絕緣性能失效。測試時以電弧引發短路的時間作為評價指标,時間越長說明耐電弧性越好。
耐電弧性是高壓絕緣材料的關鍵性能指标,直接影響電氣設備的安全性。選擇材料時需結合具體應用場景,參考标準測試結果。
泵入口過濾器傳真發送轉換器磁心驅動器大腦後動脈吊環第三産業放漿負極性傳遞格式化系統服務程式火球加雷耳氏征較大模數計數器極化方向經預先計劃的進料塔盤卡巴納斯因子克羅内克積鈴蘭亭脈管系統馬拉色氏碎屑梅拉德氏系數密旋黴素内呼吸奇異變換熱變換器紗上唇提肌十八烯二酸實現規則水力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