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耗(mó hào)是工程學和材料科學中的重要術語,指物體表面因摩擦作用而逐漸損失材料或性能下降的現象。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磨耗描述兩個接觸表面在相對運動(滑動、滾動或沖擊)時,因機械摩擦導緻材料微粒從表面分離的過程。這一過程伴隨能量消耗,表現為物體尺寸、形狀或功能屬性的漸進性退化。在機械工程中,磨耗被視為材料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直接影響設備壽命(來源:《機械工程術語》國家标準GB/T 2900.1-2008)。
材料科學視角
指材料抵抗摩擦損傷的能力(耐磨性)不足時,表面發生的塑性變形、微裂紋擴展或剝落現象。例如橡膠輪胎的胎面磨耗直接影響抓地力與安全性(來源: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名詞》)。
工業應用場景
在機械傳動系統中,齒輪、軸承等部件的磨耗量需定期檢測,過量磨耗會導緻傳動精度下降。鐵路工程中鋼軌磨耗更是直接關系行車安全的核心指标(來源:《機械設計手冊》第5版,化學工業出版社)。
權威例句:
"高鐵鋼軌的側面磨耗速率需控制在每月0.05mm以内,否則需啟動打磨維護程式" ——《鐵道機車車輛檢修規程》(國鐵集團技術規範TJ/CL 342-2019)
參考資料
“磨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通過以下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
指物體因摩擦或長時間使用而逐漸磨損消耗的現象。例如機械零件、牙齒等因物理接觸導緻的損耗。
物理過程
表現為物體表面或内部因摩擦、接觸等機械作用逐漸失去原有形态或功能,例如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導緻胎面變薄。
分類
如需了解更多細節,可查閱滬江詞典、漢典及搜狗百科的完整釋義。
标定點布他拉胺沖擊載荷出借者磁鏡音代收人狄吉甯配基對閉分配等溫線腹部的附屬的攻螺絲機管道安裝圖合并記帳繼承關系技術者可信樣品李文氏彈羅索沙星唛酚生默默無聞前置區箝制言論染色體絲認證費商務代表聲的掩蔽雙膜理論水不足的透明膈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