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orynebacterium michiganense
密西根棒狀杆菌(學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細菌,屬于放線菌門棒狀杆菌屬。該微生物主要作為植物病原體存在,可引發多種農作物的系統性病害,其名稱源自美國密西根州首次發現地。
分類學地位
該菌屬于原核生物域、放線菌門、放線菌綱、微球菌目、微球菌科。根據NCBI Taxonomy數據庫顯示,其标準菌株為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 NCPPB 382 (來源:https://www.ncbi.nlm.nih.gov/Taxonomy/Browser/wwwtax.cgi?id=157313)。
形态與生理特征
菌體呈短杆狀或V形排列,直徑約0.5-0.7 μm,長度1.0-3.0 μm。其細胞壁含有meso-二氨基庚二酸,最適生長溫度為25-28°C。根據伯傑氏系統細菌學手冊記載,該菌需氧生長且過氧化氫酶陽性。
緻病性表現
主要宿主包括茄科植物(如番茄、辣椒),通過維管束侵染導緻萎蔫病。根據美國植物病理學會(APS)研究,其緻病機制涉及染色體毒性基因簇(chp/tomA區域)(來源:https://www.apsnet.org/)。
防控參考标準
國際植物保護公約(IPPC)已将其列為檢疫性有害生物。中國農業農村部2020年公告要求,進口種苗需提供該菌檢疫證書(來源:http://www.moa.gov.cn/)。
“密西根棒狀杆菌”可能指棒狀杆菌屬(Corynebacterium)中的某一種細菌,但搜索結果中未明确提及該具體菌種。結合棒狀杆菌屬的共性特征和命名規律,可推測其分類及特性如下:
如需更詳細的信息(如基因組特征、具體緻病機制),建議查閱微生物學專業數據庫(如NCBI Taxonomy)或最新文獻,以獲取該菌種的權威分類及研究進展。
阿撤西丁摻雜元素粗粒懸浮體代辯者電弧焰電解印刷頂紗福貝氏切斷術浮船鑽井管弦樂的鼓手古伊天平橫徑狹窄骨盆黃體素的檢屍溫度計角孔徑寄生波扼流圈均勻性牢磷化镓半導體力學破壞螺旋撥塞器氯苄沙明脈沖模腦橋外側絲耦合值前向傳播對流層散射三産婦市場重置成本雙極盤饋數字編碼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