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rice-koji
metre; rice
【醫】 meter; metre; rice
【經】 meter
bend; bent; crooked; melody; music; song; wrong
【化】 distiller's yeast; distillery yeast
【醫】 bend; curvatura; curvature; cyrto-; flexura; flexurae; flexure; leaven
米曲(mǐ qū)在漢英詞典中主要指兩種密切相關但側重不同的概念,具有深厚的傳統應用背景:
指以蒸熟的大米、糯米等谷物為培養基,接種特定真菌(主要為米曲黴)後培養制成的塊狀或粒狀發酵劑。其核心功能是利用微生物産生的酶分解谷物中的澱粉、蛋白質,廣泛應用于東亞傳統發酵食品制作。
英文對應詞:Rice koji / Grain koji
核心特征:
特指米曲中起核心作用的絲狀真菌,屬半知菌亞門。其安全性獲國際公認(GRAS認證),是亞洲發酵工業的基石菌種。
英文學名:Aspergillus oryzae
生物特性:
米曲在漢英對照中需根據語境區分指代對象:作為發酵産品時譯為"rice koji",作為微生物時使用學名"Aspergillus oryzae"。其定義與應用均得到傳統工藝典籍與現代科學研究的雙重驗證。
“米曲”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解釋:
米與酒曲的混合物
指用于釀酒的原料組合,即稻米與發酵用的酒曲。《漢書·食貨志》記載:“一釀用粗米二斛,麴一斛,得成酒六斛六鬥”,說明古代釀酒工藝中米與曲的比例關系。
米制酒母
通過蒸米發酵制成的酒曲,是傳統釀造工藝的核心。制作方法包括:将米蒸熟後攤涼至30-40℃,加入酵母發酵,最終曬幹成塊狀酒曲藥。
鼠曲草的别名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鼠曲草》中記載,米曲為鼠曲草的别稱,這種植物可入藥,主治消食積、酒積等症。
注:部分資料提到“米曲”作為成語形容人風度高雅,但此用法較少見且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建議優先參考前三類釋義。
船隻失事唇牙闆次甘氨膽酸磁盤控制器防漏的甘蔗函數尺環型汽提器會計原則的變更簡易龍門起重機卡羅勒斯池慷慨硫米龍氏試劑嵌套過程,嵌套進程親核體協助單分子親電取代企業單位曲拐箱潤滑熔消模型鰓裂深黑菌素十進制标記濕冷石片油墨石英棒檢法雙隙寫後讀磁帶頭天然硫酸鋇歪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