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civil affair
civil administration
【法】 civil administration; home affair
general affairs; pidgin; routine; work
【經】 general affairs; rush hour
民政事務的詳細釋義(漢英詞典角度)
一、術語定義與核心概念
“民政事務”(Civil Administration Affairs)指政府管理中涉及基層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及民生保障的行政工作。其英文對應強調“civil”(公民的)與“administration”(行政管理)的結合,核心是服務民衆基本需求、維護社會基礎秩序。例如,《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定義為“國内行政事務的一部分,包括戶政、婚姻登記、社會福利等” ;《元照英美法詞典》則對應為“matters pertaining to civil administration, such as social welfare and community services” 。
二、詞源與職能演變
“民政”一詞源于古漢語“安民立政”,現代職能可追溯至清末民政部的設立(1906年),涵蓋警政、戶籍、赈災等。當代民政事務的核心職能包括:
(參考:中國政府網《民政部主要職責》
三、典型實務範疇示例
(案例來源:民政部《2023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四、權威定義參考來源
民政事務是指政府為保障公民基本權益、維護社會穩定而開展的各項社會行政管理工作,其核心内容可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
社會救助與福利保障 包括救災救濟(如自然災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殘疾人福利等。這是民政事務中最基礎的社會保障職能,如2023年河南洪災期間民政部門開展的災民安置工作即屬此類。
基層治理與社區建設 涵蓋基層政權建設(如村委會/居委會選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行政區劃調整及地名管理。例如我國推行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就屬于該範疇。
特殊群體優撫安置 包括退役軍人安置、烈士褒揚、軍屬優待撫恤等工作。2024年新修訂的《退役軍人保障法》實施後,民政部門在此領域承擔了更多具體執行工作。
社會事務管理 涉及婚姻登記、殡葬管理、社會組織登記監管(如慈善機構審批)、流浪乞讨人員救助等。特别是婚姻登記全國通辦改革,顯著提升了民政服務效率。
專項社會服務 包含老齡工作(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兒童福利(孤兒保障)、慈善事業促進等新興領域。隨着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服務質量監管已成為民政重點工作。
主要特點:具有基礎性(如戶籍管理)、群衆性(直接服務14億民衆)、多元性(涵蓋生老病死全過程)三大特征。其曆史可追溯至西周時期的"司徒"官職,現代民政體系則形成于1954年國務院設立内務部。
如需了解具體業務辦理流程,可訪問民政部官方網站或撥打12349民政服務熱線。
報告利潤碑銘笨瓜标量結果充分保證除核的從容地多處理器反射性顫搐豐富黴素否定地罐子滾花漢防己堿紅細胞溶解液假木僵減色團截平面紀律教育筋力抗腐蝕能力勒瓦絲爾氏征流動資産與固定資産的比率氯苯氨氯苯托品馬塔斯氏試驗欺詐意圖生乳熱受熱面積水分離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