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command address
order; command; appoint; dictate; imperative; instruct
【計】 command; GO TO command GOTO
【計】 A; AD; ADDR; address; ADR; ADRS
在計算機科學與電子工程領域,“命令地址”對應的英文術語為“command address”或“instruction address”,指代兩種技術場景中的核心概念:
一、指令地址(Instruction Address) 在中央處理器架構中,該術語特指程式計數器(Program Counter)當前指向的内存單元編號,用于标識下一條待執行指令的存儲位置。根據《IEEE計算機體系結構标準術語表》,該地址的生成遵循公式: $$ PC{next} = PC{current} + Delta $$ 其中Δ由指令長度決定,在定長指令集架構中通常為固定值。
二、設備控制地址(Command Address) 在嵌入式系統和物聯網領域,指分配給硬件設備的邏輯标識符,用于接收控制指令。例如Modbus協議中采用16進制地址編碼機制,允許主設備通過特定地址碼訪問從設備的寄存器。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的工業控制系統文檔指出,這類地址需滿足: $$ A_{cmd} in {0x0000 sim 0xFFFF} $$ 确保地址空間與協議規範兼容。
雙重應用場景的統一性體現在:兩者均通過地址機制實現控制流精确導向。牛津大學《計算機系統設計原理》教材強調,地址解析過程需遵循存儲介質映射規則,在馮·諾依曼架構中表現為“取指-譯碼-執行”循環,在分布式系統中則體現為路由尋址機制。
“命令地址”這一表述在計算機領域通常與“指令地址”相關,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指令地址的定義
指令地址指指令在内存中的具體存儲位置,即CPU執行程式時,從内存中讀取指令的物理或邏輯位置編號。每個指令在執行前需通過地址被準确訪問,例如程式計數器(PC)會指向下一條待執行指令的地址。
指令地址與地址碼的區别
技術應用場景
在彙編語言或底層編程中,程式員需通過地址直接操作指令或數據。例如,跳轉指令(JMP)會修改程式計數器的值,指向新的指令地址以實現流程控制。
擴展說明:
地址在計算機中具有層級性,如寄存器地址、内存地址、I/O端口地址等,均通過唯一編號實現精準訪問。若需進一步了解網絡相關地址(如IP、MAC地址),可參考網絡協議相關内容。
抄寫頂生植物度量衡檢驗局多點結構發明的紡織商發源地發展非條件複合反射分擔共同海損請求權分批混合器輻射熱作用甘铋腫隔間的廣闊性記錄點靜脈切開術集體貿易髁脫位冷卻應力立肌羅森塔爾氏變性煤的品級尿液滴落情感倒錯容積曲線使不勝任市場評論熟化器微相聯存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