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face-centered grating; face-centered lattice
面心晶格(Face-Centered Crystal Lattice)是晶體學中布拉維格子的重要類型之一,其定義為:在立方晶胞的每個頂點和每個面的中心均存在一個原子或離子結點的空間點陣結構。該結構在英文中常稱為Face-Centered Cubic (FCC) Lattice,屬于14種布拉維格子中立方晶系的一種典型對稱形式。
幾何構成:每個立方體的8個頂點和6個面中心各有一個原子,頂點原子被8個相鄰晶胞共享,面心原子被2個晶胞共享。因此,單個晶胞内有效原子數為 ( frac{8}{8} + frac{6}{2} = 4 ) 個。 $$ text{原子數計算公式:} quad N = frac{1}{8} times 8 + frac{1}{2} times 6 = 4 $$
堆積方式:面心晶格采用最密堆積(Close-Packed Structure),原子層按ABCABC序列排列,配位數為12,理論堆積密度達74%。
典型材料:常見金屬如鋁(Al)、銅(Cu)、金(Au)及γ-鐵(γ-Fe)均采用此結構,其高對稱性賦予材料良好的延展性和熱穩定性。
面心晶格的對稱性(空間群為Fm$bar{3}$m)使其在X射線衍射分析中呈現特定的消光規律,例如(hkl)晶面指數全奇或全偶時産生衍射峰。這一特性被廣泛應用于材料晶體結構的表征。
來源參考
面心晶格是晶體結構中的一種點陣形式,其核心特征在于格點不僅位于平行六面體(晶胞)的頂點,還分布在每個面的中心位置。以下是詳細解釋:
面心晶格屬于正當格子類型,每個晶胞包含4個格點(頂點貢獻1/8×8=1個,面心貢獻1/2×6=3個,總計4個)。這種排列方式使原子或離子在三維空間中呈現對稱且緊密的堆積。
面心立方晶格(F.C.C.)是面心晶格的一種具體類型,常見于金屬晶體(如銅、鋁)。其特點包括:
面心晶格主要存在于立方晶系和正交晶系中(注:提到的“交晶系”可能為“正交晶系”的表述誤差)。
晶格是描述晶體内部原子周期性排列的抽象點陣模型,而面心晶格是其中一種具體的對稱形式。通過将原子簡化為格點,面心晶格體現了晶體結構的幾何規律性與對稱性。
白果酸被蓋前交叉不錯澄清船的代筆單獨支付頂到頂多端口系統犯錯發射者廢蜂窩織龈公稱誤差公營企業規格化結果橫向力假菌落頸突開始生效科-孔二氏法面朝南非野葛破傷風樣截癱熱污染三進制代碼速率常數通用指示劑烷基硼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