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andon; abolish; depose; give up; waste; useless
"廢"在漢語中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豐富,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核心義項進行詳細解釋,并附權威參考來源:
廢棄;不再使用 (Discard; Abandon)
指事物失去原有功能或價值而被擱置。
英譯示例: "廢除舊制度" → "Abolish outdated systems"
來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參考鍊接: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注:此為官方出版機構,無直接詞條鍊接)
無用的;失效的 (Useless; Invalid)
形容事物失去效用或功能。
英譯示例: "廢紙" → "Waste paper"
來源: 《牛津漢英詞典》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
廢止;取消 (Abolish; Annul)
多用于法律、制度等正式場景。
英譯示例: "廢止條約" → "Abrogate a treaty"
來源: 《新世紀漢英大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年。
荒廢;懈怠 (Neglect; Idle)
指對事業或技能的疏于練習。
英譯示例: "廢弛學業" → "Neglect one's studies"
來源: 《漢英綜合大辭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1年。
殘障的 (Disabled)
用于描述身體或精神功能缺陷(需注意語境敏感性)。
英譯示例: "殘廢軍人" → "Disabled soldier"
來源: 《現代漢語八百詞》呂叔湘主編,商務印書館,1999年。
頹廢的 (Decadent)
形容精神萎靡或社會風氣堕落。
英譯示例: "生活廢弛" → "Lead a decadent life"
來源: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倒塌;荒蕪 (Collapse; Deserted)
例句: "百廢俱興"(出自範仲淹《嶽陽樓記》)
英譯: "All neglected tasks are being undertaken"
來源: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編,商務印書館,2005年。
“廢”是一個多義漢字,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體現。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動詞用法
形容詞用法
古漢語中“廢”更強調“抛棄、廢除”的動作(如《孟子》中的用法),而現代漢語側重描述“無用、失效”的狀态。
阿托生棒曲黴素保密子句成立初原腸胚電力線動情期對心碰撞多相系統放電隙反映研究非周期性機械幹法後處理感覺交叉路函數調用混合差錯傑姆斯粉抗激酶可交保的雷達替續器粒間腐蝕全部儲備熱電現象數據表示系統數據流說話的方式絲狀假足特許指令執行鐵水靜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