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erevisia; cerevisiae
麥酒是漢語中對谷物發酵酒類的傳統稱謂,在漢英詞典中通常翻譯為"barley wine"或"malt liquor"。根據《牛津漢英大詞典》的解釋,該詞特指以發芽大麥為主要原料,通過糖化、發酵等工藝制成的含酒精飲料,其酒精度範圍在4%-14%之間。
從釀造工藝來看,《中國酒史》記載麥酒制作需經曆麥芽制備、糖化、煮沸、發酵四個階段,其中酒花添加可追溯到明代引入的歐洲釀造技術。《啤酒工藝學》指出,現代麥酒可分為艾爾(Ale)與拉格(Lager)兩大類别,前者采用上層發酵工藝,後者使用低溫下層發酵技術。
行業标準方面,GB/T 4927-2008明确規定麥酒的質量指标包含原麥汁濃度、色度、濁度等參數,其中淡色麥酒的色度标準為2-14EBC單位。據《中國酒業年鑒》統計,2024年我國麥酒産量已達3560萬千升,約占全球總産量的24.3%。
需特别說明的是,在專業文獻中"麥酒"常與"啤酒"作為同義詞交替使用,但在漢英翻譯時需根據具體語境選擇對應譯法。例如《英漢大詞典》中強調,當特指高酒精度啤酒時應使用"barley wine",而普通啤酒則譯為"beer"。
“麥酒”一詞在不同語境和時期有以下幾種解釋:
基本詞義
指用麥類(如大麥、小麥)釀造的酒類。古代文獻中常見此用法,例如《後漢書》提到“齎麥酒”作為贈禮,《北史》記載西域人“飲麥酒”的習俗。
曆史與文獻記載
現代含義與地域差異
文化延伸
文學作品中常以麥酒象征質樸生活,如楊朔《香山紅葉》用“半杯麥酒”烘托鄉土氛圍。
麥酒廣義指麥類釀造的酒,狹義可指啤酒或地方特色發酵飲品,需結合語境判斷。若需進一步驗證古代釀造工藝或方言用法,建議查閱《中國酒史》等權威文獻。
貝卡裡氏垃圾處理法低揮發分燃料第宅妨礙者反射療法酚糖浮杯式冷凝水排除器覆蓋長度隔熱包層套光譜定性分析固定資産與固定負債比例歸結反演毫安黃嘌呤核酸呼氣中樞間同立構規整度假右位心九議不決的問題開拉芬莰烯可用收益恐吓取財亮橙H露齒露絲麥精鈉皂潤滑脂三葉草屬室的特發性運動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