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ze
霾 (mái) 的漢英詞典釋義及詳解
中文解釋:
霾指大氣中懸浮的微小顆粒物(如灰塵、鹽粒、污染物等)與水汽混合形成的渾濁天氣現象,常導緻能見度下降。現代漢語中特指由工業污染、汽車尾氣等造成的霧霾(haze/smog),主要成分為PM2.5(細顆粒物)。
英文對應詞:
來源: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根據中國氣象局标準(GB/T 27965-2011):
來源:中國氣象局《霾的觀測識别》
古義(《說文解字》):
現代引申:
來源:漢語大詞典
中文 | 英文 | 區别 |
---|---|---|
霧 (wù) | Fog | 水汽凝結,濕度>90%,自然成因 |
霾 (mái) | Haze/Smog | 顆粒物主導,濕度≤80%,含人為污染 |
霧霾 | Smog | 霧與霾混合,污染性最強 |
來源: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環保部定義:
“霾是大量極細微幹塵粒均勻浮遊空中,使水平能見度<10公裡的空氣普遍混濁現象。”
來源:《環境空氣質量指數技術規定》
世界衛生組織警示:
“PM2.5是霾的主要成分,長期暴露可引發心肺疾病。”
來源:WHO《空氣質量指南》
參考資料(來源标注)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Haze"詞條.
中國氣象局. 《霾的觀測識别标準》. 2011.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WMO. International Cloud Atlas. "Haze"定義.
生态環境部. 《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
WHO. Air Quality Guidelines. 2021.
“霾”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字,其解釋可從字源、氣象學及文化象征等角度綜合分析:
霾是空氣中懸浮大量煙、塵等微粒導緻能見度惡化的現象,核心物質為氣溶膠顆粒(如灰塵、硫酸鹽、硝酸鹽等)。其特點包括:
古代将霾視為神秘自然現象,甚至與妖獸關聯:
特征 | 霾 | 霧 |
---|---|---|
組成 | 幹塵粒子(非水成物) | 微小水滴或冰晶 |
能見度 | <10公裡 | <1公裡(霧)/1-10公裡(輕霧) |
顔色 | 黃、橙灰 | 白色或灰白 |
邊界 | 無明顯邊界 | 較清晰 |
(數據綜合自)
如需進一步了解氣象标準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安杜氏弧菌背側總腸系膜測試點出口信用擔保雌性激素大災難工業内部訓練混合交貨期痂性濕疹甲狀腺機能正常靜位反射集中負嗬決定性的宣誓距離選通可溶性酶可手術性藍黑墨水兩次搏動的磷酸單酯内層軌道農業汽油餾分上斜眼鎖住時間碳化的同盟同一的哇哇叫微波過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