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ze
霾 (mái) 的汉英词典释义及详解
中文解释:
霾指大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如灰尘、盐粒、污染物等)与水汽混合形成的浑浊天气现象,常导致能见度下降。现代汉语中特指由工业污染、汽车尾气等造成的雾霾(haze/smog),主要成分为PM2.5(细颗粒物)。
英文对应词:
来源: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根据中国气象局标准(GB/T 27965-2011):
来源:中国气象局《霾的观测识别》
古义(《说文解字》):
现代引申:
来源:汉语大词典
中文 | 英文 | 区别 |
---|---|---|
雾 (wù) | Fog | 水汽凝结,湿度>90%,自然成因 |
霾 (mái) | Haze/Smog | 颗粒物主导,湿度≤80%,含人为污染 |
雾霾 | Smog | 雾与霾混合,污染性最强 |
来源: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环保部定义:
“霾是大量极细微干尘粒均匀浮游空中,使水平能见度<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来源:《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技术规定》
世界卫生组织警示:
“PM2.5是霾的主要成分,长期暴露可引发心肺疾病。”
来源:WHO《空气质量指南》
参考资料(来源标注)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Haze"词条.
中国气象局. 《霾的观测识别标准》. 2011.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WMO. International Cloud Atlas. "Haze"定义.
生态环境部.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
WHO. Air Quality Guidelines. 2021.
“霾”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字,其解释可从字源、气象学及文化象征等角度综合分析:
霾是空气中悬浮大量烟、尘等微粒导致能见度恶化的现象,核心物质为气溶胶颗粒(如灰尘、硫酸盐、硝酸盐等)。其特点包括:
古代将霾视为神秘自然现象,甚至与妖兽关联:
特征 | 霾 | 雾 |
---|---|---|
组成 | 干尘粒子(非水成物) | 微小水滴或冰晶 |
能见度 | <10公里 | <1公里(雾)/1-10公里(轻雾) |
颜色 | 黄、橙灰 | 白色或灰白 |
边界 | 无明显边界 | 较清晰 |
(数据综合自)
如需进一步了解气象标准或历史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上述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