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揮發法英文解釋翻譯、氯化揮發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hloride volatility process
分詞翻譯:
氯化的英語翻譯:
chloridize; chlorination
【化】 chloration; chlorination
【醫】 chlorination
揮發法的英語翻譯:
【化】 evolution method; volatilization method
專業解析
氯化揮發法的定義與英文對照
氯化揮發法(英文:Chlorination Volatilization Process)是一種高溫冶金技術,指在特定條件下将含金屬物料與氯化劑(如氯氣、氯化氫)反應,生成易揮發的金屬氯化物,再通過冷凝或吸收分離目标金屬的工藝。該法主要用于提取稀有金屬、處理複雜礦或回收廢料中的有價金屬 。
核心原理與工藝流程
-
氯化反應階段
物料(如钛鐵礦、錫渣等)在高溫(通常500–1000°C)下與氯化劑反應,生成氣态金屬氯化物。例如:
$$ce{TiO2 + 2Cl2 + 2C -> TiCl4 + 2CO}$$
此步驟實現金屬與雜質的初步分離 。
-
揮發與冷凝分離
氣态氯化物(如$ce{TiCl4}$、$ce{SnCl4}$)因沸點低($ce{TiCl4}$沸點136°C)揮發逸出,經冷凝系統捕集,再通過水解或還原獲得純金屬 。
主要應用領域
- 钛/锆提取:從金紅石或钛鐵礦生産四氯化钛($ce{TiCl4}$),用于海綿钛或钛白粉制造。
- 錫回收:處理低品位錫礦或電子廢料,氯化揮發法回收率可達95%以上 。
- 貴金屬富集:分離鉛、鋅冶煉渣中的铟、镉等稀散金屬 。
技術優勢與局限性
優勢:
- 適應低品位礦及複雜物料,金屬回收率高;
- 能耗低于傳統熔煉法。
局限:
- 設備需耐氯腐蝕(如采用鎳基合金);
- 部分氯化物毒性強(如$ce{AsCl3}$),需嚴格環保控制 。
權威參考文獻
- 《有色金屬冶金學》(邱竹賢主編),冶金工業出版社,2010.
- Extractive Metallurgy of Titanium (C. Gupta et al.), Elsevier, 2020.
- 《稀有金屬冶金技術手冊》(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
網絡擴展解釋
氯化揮發法是一種通過氯化反應選擇性分離金屬的火法冶金技術,主要應用于複雜礦石或冶金廢料中多金屬的綜合回收。其核心原理是通過高溫使目标金屬轉化為揮發性氯化物,進而與脈石分離。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1.基本原理
- 氯化反應:在高溫(通常1000-1150℃)下,金屬氧化物與氯化劑(如CaCl₂、NaCl)反應生成沸點較低的氯化物。例如:
$$ text{MeO} + text{Cl}_2 rightarrow text{MeCl}_2 + text{O}_2 $$
其中SiO₂等脈石組分可促進CaCl₂分解生成Cl₂。
- 揮發與捕集:生成的氯化物(如AuCl₃、PbCl₂等)因低沸點升華進入煙氣,隨後通過分段冷凝或濕法洗氣(如硫酸鹽化焙燒、水浸出)實現分步回收。
2.工藝流程
- 預處理:硫化物精礦需先進行不完全氧化焙燒,保留3%-5%的硫以降低後續氯化溫度至1000℃;無硫精礦則需1150℃以上高溫。
- 氯化揮發:精礦與10%-15%氯化劑制球烘幹後加熱,根據金屬種類控制揮發溫度梯度。
- 産物回收:采用濕式洗氣、分段冷凝或硫酸鹽化焙燒(550-570℃)分離金屬氯化物。
3.應用範圍
- 礦石處理:常用于低品位金精礦、錫中礦(含Sn 1.5%-2.5%)等,可同時回收Au、Ag、Cu、Pb、Zn。
- 廢料利用:冶金廢渣、電子廢棄物中金屬的提取。
- 工藝變體:包括高溫氯化焙燒(直接揮發)、中溫氯化焙燒(焙砂浸出)及離析法(金屬态析出後物理分選)。
4.關鍵影響因素
- 氯化劑選擇:CaCl₂因分解溫度低、Cl₂釋放量大而更常用。
- 氣相氧含量:氧化氯化焙燒(富氧)與還原氯化焙燒(貧氧)適用于不同金屬體系。
- 溫度控制:需避免FeCl₃等幹擾物的生成,否則可能導緻揮發效率下降。
5.優勢與局限
- 優勢:金屬綜合回收率高(尤其對難處理礦)、能耗低于傳統熔煉法。
- 局限:對原料成分敏感,需精确控制硫含量及溫度;廢氣處理複雜,需配套環保設施。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工業案例(如錫中礦處理流程),可參考知網空間等學術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半胱胺比爾克豪格氏試驗髌上的布倫函數不實施的法律超加氫裂化達到多變量的诽謗封閉閃點分泌缺乏給料氣缸功能參考點國庫報告假延髓性麻痹截割放大器技術保證設備農業會計平闆紙球連合熱塑塑料視覺性失認世界市場參考價格手絹收帳信天門冬天然橡膠生産國協會退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