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相連的地址空間英文解釋翻譯、邏輯相連的地址空間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logically-connected address space
分詞翻譯:
邏輯的英語翻譯:
logic
【計】 logic
【經】 logic
相連的英語翻譯:
be joined
地址空間的英語翻譯:
【計】 address space
專業解析
在計算機系統設計中,邏輯相連的地址空間(Logically Contiguous Address Space)指程式或進程使用的地址範圍在邏輯上表現為連續且完整的序列,而實際物理存儲可能分散于不同位置。這一概念通過虛拟内存技術實現,使開發者無需直接處理物理硬件差異。
核心定義與特征
-
邏輯連續性
程式訪問的地址(如變量指針)呈現線性排列,例如從0x0000到0xFFFF,但底層物理内存可能被分割為不連續的區塊。此特性由操作系統和内存管理單元(MMU)協作維護。
-
虛拟化實現
通過分頁(Paging)或分段(Segmentation)機制,操作系統将邏輯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例如Linux内核使用多級頁表完成動态轉換。
-
應用場景
- 多任務處理:不同進程可擁有獨立邏輯地址空間,避免内存沖突。
- 内存保護:系統可隔離敏感數據區域,防止越界訪問。
技術對比
邏輯地址空間 vs. 物理地址空間
- 邏輯地址:由CPU生成,通過編譯器和鍊接器定義,表現為連續虛拟地址。
- 物理地址:實際内存芯片的存儲單元,依賴硬件地址總線訪問。
這一設計顯著簡化了編程複雜度,同時支持動态内存分配和高級安全策略。
參考來源:
- Virtual Memory Overview (Wikipedia)
- Memory Management in Operating Systems (GeeksforGeeks)
- Linux Kernel Paging Mechanism (Kernel.org)
- Memory Protection Techniques (IBM Documentation)
網絡擴展解釋
邏輯相連的地址空間是計算機内存管理中的重要概念,指程式在編譯和運行過程中從邏輯層面形成的連續地址範圍。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核心概念
- 邏輯地址空間:程式編譯後生成的相對地址集合,以0為基址,由編譯器或鍊接器統一編排,形成虛拟的連續地址範圍。例如,不同代碼模塊被鍊接後組合成一個從0開始編址的邏輯整體。
- “相連”的含義:指這些邏輯地址在程式視角中是連續且自洽的,與實際物理内存分布無關。
2.形成過程
- 編譯階段:每個代碼模塊獨立編譯後,内部地址從0開始編排。
- 鍊接階段:鍊接器将多個模塊的邏輯地址重新定位,拼接成統一且連續的邏輯地址空間。例如,模塊A的邏輯地址範圍是0-100,模塊B則是101-200,合并後形成一個整體。
3.與物理地址空間的關系
- 映射機制:邏輯地址需通過内存管理單元(MMU)轉換為物理地址。這種轉換使得邏輯上的連續地址可映射到物理内存的任意位置(甚至不連續區域),從而隱藏物理内存細節。
- 地址獨立性:不同進程的邏輯地址可能相同,但會被映射到不同物理地址,确保進程間隔離。
4.實際應用意義
- 虛拟内存擴展:通過邏輯地址空間的連續性,操作系統可提供比物理内存更大的地址範圍,支持分頁、分段等技術。
- 簡化編程:程式員無需關注物理内存分配,隻需使用邏輯地址即可操作數據。
5.示例說明
假設一個程式分為“主函數”和“子函數”兩個模塊:
- 編譯後,主函數邏輯地址為0-500,子函數為0-300。
- 鍊接後,子函數邏輯地址被重定位為501-800,整體邏輯地址空間變為0-800。
- 運行時,操作系統将其映射到物理地址的2000-2800(可能分散),但對程式透明。
總結來看,邏輯相連的地址空間是操作系統實現内存虛拟化的關鍵,通過邏輯與物理地址的解耦,既簡化了編程,又提升了内存利用效率。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埃耳施尼希氏體菜單語言參考等效值腸的蟲威雌牛大地位置指示器大氣泡德萊斯戴爾氏小體鋼絲矯正機根本性逆差光學字體國際貨币基金出資分攤額合并的持股公司甲苯海拉明加速内存禁治産禮儀的馬方氏上腹部穿刺歐-秦二氏制劑屏蔽帶平滑計申請裝船單食管外造口術石棉管實用模型權利雙折射效應輸尿管回腸膀胱再造口術損失明細表調節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