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ndmark
"陸标"(lùbiāo)在漢英詞典中通常譯為"landmark",指具有顯著地理特征或文化标識作用的自然或人工物體,用于導航、地理定位或曆史參考。根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該詞強調物體在地表空間中的标識性和參照性。牛津大學出版社的《漢英大詞典》進一步将其功能細化為"用于确定方位或記錄地理變遷的固定參照物"。
從地球科學角度,聯合國地名專家組(UNGEGN)将陸标定義為"地表具備持久識别特征的地理實體",包括山峰、河流交彙處、燈塔等自然與人文景觀(UNSTATS地理術語庫)。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指出,陸标在制圖學中具有三重價值:地形校準、文化記憶載體和生态監測基準點(USGS官方技術文檔)。
典型應用場景包含:1) 航海與航空導航(如自由女神像曾作為紐約港入港标識);2) 地質年代劃分參照(如科羅拉多大峽谷岩層);3) 文化遺産保護對象(北京故宮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時即以"人類文明陸标"名義申報)。這類用法可見于《測繪學學報》的多篇同行評審論文。
“陸标”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一、基本含義(日常用語) 拼音為lù biāo,指路标,即用于指示道路方向或位置的标志物。例如作家蕭乾在《草原即景》中提到:“在這一望無際的平原上,找不到什麼可以作陸标的東西。”。該詞與“路标”通用,強調地面上的導航标識。
二、專業領域含義(航海/航空導航) 在導航技術中,陸标指顯著的自然或人工地物,如山峰、燈塔、島嶼、建築物等,用于目測或雷達觀測以确定位置。例如通過測量陸标與運載工具的距離、方位進行定位,稱為“陸标定位”。這一用法對應英文術語landmark,強調其在空間定位中的功能性。
三、其他相關
若需進一步了解導航技術中的具體應用,可參考專業資料或中的陸标定位原理。
變元向量波紋膠管財富的增加反回饋反演策略服飾複寫操作高壓釜支座工件混合過期期刊含銅綠松石紅豆樹西甯回腸的假名鍵晶體管基級緊胸内衣勞-比二氏綜合征流化床造粒機片劑平均錯誤取消選擇熱力學一緻性檢驗人為變量色素不均山酰胞嘧啶阿糖苷神經元介質十水硫酸鈉受輸出限制的脫氫安鈎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