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電導率英文解釋翻譯、離子電導率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ionic conductivity
分詞翻譯:
離子的英語翻譯:
ion
【化】 ion
【醫】 ion
電導率的英語翻譯:
【化】 conductivity; electric conductivity; specific conductance
【醫】 electroconductivity
專業解析
離子電導率(Ionic Conductivity)是指材料傳導離子的能力,是衡量離子在電場作用下遷移效率的關鍵物理量。其定義為在單位電場強度下,單位時間内通過單位面積的離子電流密度。在電化學、材料科學和固态物理領域至關重要。
一、核心定義與物理意義
- 基本概念:
- 離子電導率 (σ):表征材料導電性能的參數,特指由離子(而非電子或空穴)作為主要載流子貢獻的電導率。單位為西門子每米(S/m)或西門子每厘米(S/cm)。
- 離子遷移:在外加電場作用下,材料中的可移動離子(如 Li⁺, Na⁺, H⁺, O²⁻, F⁻ 等)發生定向遷移,形成離子電流。電導率直接反映這種遷移的難易程度。
- 與電子電導率的區别:離子電導率源于離子的運動,而電子電導率源于電子的運動。許多材料(如電解質)主要依靠離子導電,而金屬則主要依靠電子導電。混合導體則同時具有顯著的離子和電子電導率。
二、數學表達與影響因素
離子電導率可通過以下公式定量描述:
$$
sigma = sum_i n_i q_i mu_i
$$
其中:
- $sigma$:離子電導率 (S/m)
- $n_i$:載流子 i 的濃度 (number/m³)
- $q_i$:載流子 i 的電荷量 (Coulomb)
- $mu_i$:載流子 i 的遷移率 (m²/(V·s))
該公式表明,離子電導率取決于:
- 可移動離子濃度 (n_i):材料中可參與導電的離子數量越多,電導率越高。
- 離子電荷 (q_i):離子攜帶的電荷量越大,在相同電場下受到的驅動力越大,對電導率的貢獻越大。
- 離子遷移率 (μ_i):反映離子在材料晶格或結構中移動的難易程度。遷移率高意味着離子運動受到的阻礙小,電導率高。遷移率受溫度、材料結構(如晶格缺陷、通道尺寸)、離子與基體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強烈影響。
三、關鍵應用領域
- 電解質材料:是電池(锂離子電池、固态電池、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電化學傳感器等器件的核心組件。高離子電導率是降低器件内阻、提高功率密度和效率的關鍵。例如,锂離子電池需要電解液或固态電解質具有高的 Li⁺ 電導率。
- 固态離子學:研究快離子導體(如 β-氧化鋁、LISICON、NASICON、石榴石型氧化物、鈣钛礦型氧化物等),這些材料在特定溫度下具有異常高的離子電導率,應用于鈉硫電池、氧傳感器等。
- 生物電導:生物體内的神經信號傳導、肌肉收縮等過程涉及離子(如 Na⁺, K⁺, Ca²⁺, Cl⁻)跨細胞膜的遷移,其電導特性對理解生理過程至關重要。
- 電化學器件:在電鍍、電解、腐蝕科學等領域,離子在溶液或熔鹽中的電導率直接影響過程效率和産物質量。
四、測量方法
常用測量離子電導率的方法包括:
- 阻抗譜法 (EIS):最常用的方法,通過施加小振幅交流信號并測量材料在寬頻率範圍内的阻抗響應,利用等效電路模型拟合得到體電阻,進而計算電導率。
- 直流極化法:適用于電子電導率極低的純離子導體,通過測量穩态直流電流和電壓計算。
- 阻塞電極法:使用不允許離子通過的電極(如鉑),迫使電流僅由離子傳導,測量其電阻。
參考資料:
-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Gold Book) - "Conductivity, ionic". https://goldbook.iupac.org/ (Accessed: 2025-07-31)
- West, A. R. Solid State Chemistry and its Applications. Wiley. Chapter on Solid Electrolytes.
- Hille, B. Ion Channels of Excitable Membranes (3rd ed.). Sinauer Associates.
- Barsoukov, E., & Macdonald, J. R. (Eds.). Impedance Spectroscopy: Theory, Experiment, and Applications (2nd ed.). Wiley.
網絡擴展解釋
離子電導率是描述物質中離子傳導電流能力的物理量,主要用于電解質溶液、熔融态電解質或特定固體材料中。以下從定義、機制、公式、影響因素和應用領域五個方面綜合解釋:
1.定義與基本概念
離子電導率(符號常表示為$lambda$或$sigma$)反映離子在電場作用下定向遷移形成電流的能力。它與電子電導率不同,後者由自由電子傳導,而前者依賴帶電離子的運動,常見于液體電解質(如NaCl溶液)或特殊固體材料(如β”-氧化鋁)。
2.傳導機制
- 液體/熔融态電解質:離子脫離束縛後自由移動,正負離子在電場中反向遷移形成電流。
- 固體電解質:晶格缺陷(如空位、間隙離子)為離子提供遷移路徑,溫度升高可增強離子躍遷能力。例如,β”-氧化鋁在高溫下表現出優異的鈉離子傳導性,常用于鈉硫電池。
3.計算公式
不同場景下公式形式有所差異:
- 簡化公式:$sigma = K times c$($K$為電導系數,$c$為離子濃度)。
- 綜合公式:$sigma = frac{mu cdot c cdot varepsilon}{eta}$,其中$mu$為離子遷移率,$varepsilon$為介電常數,$eta$為粘度。該公式綜合了材料性質對離子遷移的影響。
4.影響因素
- 離子濃度:濃度越高,可參與導電的離子數量越多。
- 溫度:升溫可降低液體粘度或增強固體離子躍遷,從而提高電導率。
- 材料特性:如介電常數、晶格缺陷密度等。
5.應用領域
- 電池技術:高離子電導率的固體電解質可提升電池效率和安全性。
- 電化學研究:評估電解質性能,優化燃料電池或電解槽設計。
- 水質監測:通過電導率間接反映水中離子總濃度(需注意與“離子電導率”概念的區别)。
總結
離子電導率是材料科學和電化學中的核心參數,其研究對新能源器件開發和水質分析等具有重要意義。實際應用中需根據具體場景選擇測量方法和公式模型。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白珠木苷超然存取控制登記與報告錯義抑制電子束儲存複原杜氏體非單色光非生産部門福-吳二氏試驗伽伐尼氏實驗固定乘法區癸基三氯矽烷喉瘘管回購價較小彙率幅度即将來臨的經腋的酒廠局部巨大發育開放的口岸眶間的連接字節長度列表任選裂紋試驗内部規定指标配線培訓成本期待的全自動電弧焊套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