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电导率英文解释翻译、离子电导率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ionic conductivity
分词翻译:
离子的英语翻译:
ion
【化】 ion
【医】 ion
电导率的英语翻译:
【化】 conductivity; electric conductivity; specific conductance
【医】 electroconductivity
专业解析
离子电导率(Ionic Conductivity)是指材料传导离子的能力,是衡量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效率的关键物理量。其定义为在单位电场强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离子电流密度。在电化学、材料科学和固态物理领域至关重要。
一、核心定义与物理意义
- 基本概念:
- 离子电导率 (σ):表征材料导电性能的参数,特指由离子(而非电子或空穴)作为主要载流子贡献的电导率。单位为西门子每米(S/m)或西门子每厘米(S/cm)。
- 离子迁移: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材料中的可移动离子(如 Li⁺, Na⁺, H⁺, O²⁻, F⁻ 等)发生定向迁移,形成离子电流。电导率直接反映这种迁移的难易程度。
- 与电子电导率的区别:离子电导率源于离子的运动,而电子电导率源于电子的运动。许多材料(如电解质)主要依靠离子导电,而金属则主要依靠电子导电。混合导体则同时具有显著的离子和电子电导率。
二、数学表达与影响因素
离子电导率可通过以下公式定量描述:
$$
sigma = sum_i n_i q_i mu_i
$$
其中:
- $sigma$:离子电导率 (S/m)
- $n_i$:载流子 i 的浓度 (number/m³)
- $q_i$:载流子 i 的电荷量 (Coulomb)
- $mu_i$:载流子 i 的迁移率 (m²/(V·s))
该公式表明,离子电导率取决于:
- 可移动离子浓度 (n_i):材料中可参与导电的离子数量越多,电导率越高。
- 离子电荷 (q_i):离子携带的电荷量越大,在相同电场下受到的驱动力越大,对电导率的贡献越大。
- 离子迁移率 (μ_i):反映离子在材料晶格或结构中移动的难易程度。迁移率高意味着离子运动受到的阻碍小,电导率高。迁移率受温度、材料结构(如晶格缺陷、通道尺寸)、离子与基体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强烈影响。
三、关键应用领域
- 电解质材料:是电池(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化学传感器等器件的核心组件。高离子电导率是降低器件内阻、提高功率密度和效率的关键。例如,锂离子电池需要电解液或固态电解质具有高的 Li⁺ 电导率。
- 固态离子学:研究快离子导体(如 β-氧化铝、LISICON、NASICON、石榴石型氧化物、钙钛矿型氧化物等),这些材料在特定温度下具有异常高的离子电导率,应用于钠硫电池、氧传感器等。
- 生物电导:生物体内的神经信号传导、肌肉收缩等过程涉及离子(如 Na⁺, K⁺, Ca²⁺, Cl⁻)跨细胞膜的迁移,其电导特性对理解生理过程至关重要。
- 电化学器件:在电镀、电解、腐蚀科学等领域,离子在溶液或熔盐中的电导率直接影响过程效率和产物质量。
四、测量方法
常用测量离子电导率的方法包括:
- 阻抗谱法 (EIS):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施加小振幅交流信号并测量材料在宽频率范围内的阻抗响应,利用等效电路模型拟合得到体电阻,进而计算电导率。
- 直流极化法:适用于电子电导率极低的纯离子导体,通过测量稳态直流电流和电压计算。
- 阻塞电极法:使用不允许离子通过的电极(如铂),迫使电流仅由离子传导,测量其电阻。
参考资料:
-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Gold Book) - "Conductivity, ionic". https://goldbook.iupac.org/ (Accessed: 2025-07-31)
- West, A. R. Solid State Chemistry and its Applications. Wiley. Chapter on Solid Electrolytes.
- Hille, B. Ion Channels of Excitable Membranes (3rd ed.). Sinauer Associates.
- Barsoukov, E., & Macdonald, J. R. (Eds.). Impedance Spectroscopy: Theory, Experiment, and Applications (2nd ed.). Wiley.
网络扩展解释
离子电导率是描述物质中离子传导电流能力的物理量,主要用于电解质溶液、熔融态电解质或特定固体材料中。以下从定义、机制、公式、影响因素和应用领域五个方面综合解释:
1.定义与基本概念
离子电导率(符号常表示为$lambda$或$sigma$)反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迁移形成电流的能力。它与电子电导率不同,后者由自由电子传导,而前者依赖带电离子的运动,常见于液体电解质(如NaCl溶液)或特殊固体材料(如β”-氧化铝)。
2.传导机制
- 液体/熔融态电解质:离子脱离束缚后自由移动,正负离子在电场中反向迁移形成电流。
- 固体电解质:晶格缺陷(如空位、间隙离子)为离子提供迁移路径,温度升高可增强离子跃迁能力。例如,β”-氧化铝在高温下表现出优异的钠离子传导性,常用于钠硫电池。
3.计算公式
不同场景下公式形式有所差异:
- 简化公式:$sigma = K times c$($K$为电导系数,$c$为离子浓度)。
- 综合公式:$sigma = frac{mu cdot c cdot varepsilon}{eta}$,其中$mu$为离子迁移率,$varepsilon$为介电常数,$eta$为粘度。该公式综合了材料性质对离子迁移的影响。
4.影响因素
- 离子浓度:浓度越高,可参与导电的离子数量越多。
- 温度:升温可降低液体粘度或增强固体离子跃迁,从而提高电导率。
- 材料特性:如介电常数、晶格缺陷密度等。
5.应用领域
- 电池技术:高离子电导率的固体电解质可提升电池效率和安全性。
- 电化学研究:评估电解质性能,优化燃料电池或电解槽设计。
- 水质监测:通过电导率间接反映水中离子总浓度(需注意与“离子电导率”概念的区别)。
总结
离子电导率是材料科学和电化学中的核心参数,其研究对新能源器件开发和水质分析等具有重要意义。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场景选择测量方法和公式模型。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败液性胸膜炎保温套安全阀边际效用递减率编译程序组织材料强弱学肠系膜后的肠系膜下静脉弹尾目颠覆定位控针多瑙河鼓室前壁焊缝宽度黑布腊氏止痒软膏肩峰下的可变更的遗嘱亏损调节表累加值亮度比流动熔渣六价铀的年终加薪抛弃物三亚苄二胺深渊地带受保护信托水八角苷探测闸屉完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