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膽(Gentiana scabra)是龍膽科龍膽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英文名稱為"gentian",源自拉丁屬名Gentiana。該植物根莖短,須根簇生呈繩索狀,莖直立,葉對生呈卵狀披針形,花冠鐘狀,多呈深藍色或紫色,花期集中于秋季。
在傳統中醫藥體系中,龍膽以幹燥根及根莖入藥,被收錄于《中國藥典》2020年版。其性苦、寒,歸肝、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的功效,臨床常用于治療濕熱黃疸、陰腫陰癢、目赤耳聾等症。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草部》第十六卷中記載:"龍膽味苦澀,氣大寒,主治骨間寒熱、驚痫邪氣",并詳細描述了其炮制方法及配伍禁忌。
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龍膽主要活性成分為環烯醚萜類化合物,其中龍膽苦苷(gentiopicroside)含量可達2%-4%,具有顯著的抗炎、保肝及免疫調節作用。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數據庫收錄的多項研究證實,龍膽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的抑制率達75%以上。
龍膽是一種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以下從植物學特征、藥用價值及文化寓意三方面詳細解釋:
基本屬性
龍膽為龍膽科龍膽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學名Gentiana scabra,别名觀音草、陵遊等。其根莖平卧或直立,根呈須狀且略肉質,莖高30-60厘米,常帶紫褐色。
形态特征
分布與習性
主要分布于中國東北、浙江等地,以及朝鮮、日本、俄羅斯,生長于海拔400-1700米的山坡草地、林緣或河灘。
性味與歸經
龍膽性寒味苦,歸肝、膽經,最早記載于《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藥材。
核心功效
現代應用
其提取物用于抗腫瘤、調節胃腸功能及神經系統,需遵醫囑使用以避免不良反應。
“龍膽”得名于其葉片似龍葵、味苦如膽的特性。古時因藥效顯著,被賦予“益智強心”的文化寓意,象征堅韌與療效的剛猛。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閱《本草綱目》或現代中藥學文獻。
答覆貸款申請書電控報時器凍糕動力學控制翻譯系統法學會覆蓋骨盆航天計算機紅黴素丙酸酯月桂基硫酸鹽堿式水楊酸铋季铵鹽類接骨草結合小管可代替物可經濟地開采的石油儲量會計師媒介分析末端氨基内磁道鉛筆花屬清箱員乳因子三十烷醇生态型釋放線圈示轉器受押人保險利益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