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解釋權英文解釋翻譯、解釋權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right to interpret

分詞翻譯:

權的英語翻譯:

authority; power; right; tentatively
【化】 weight

專業解析

解釋權在漢英法律語境中指特定主體對規則、條款或文本含義的最終界定權力,其核心特征為排他性裁量權。根據《元照英美法詞典》,其對應英文術語為:

Right of Interpretation(解釋權)或Power of Interpretation(解釋權力),特指合同制定方、規則發布者或司法機構對争議條款的最終解釋資格。

一、法律屬性與特征

  1. 單方裁定性

    權利主體(如合同提供方、立法機構)可依據自身理解單方界定條款含義,無需與相對方協商。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41條規定,格式條款存在歧義時,提供方享有優先解釋權(來源:全國人大法律庫)。

  2. 終局約束力

    司法實踐中,法院對法律文本的解釋具有強制效力(如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其裁決構成判例依據(來源:《中國司法》2023年第5期)。

二、應用場景與限制

  1. 格式合同領域

    企業雖享有條款解釋權,但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6條限制:不得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解釋(來源: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規章)。

  2. 國際條約解釋

    根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31-33條,締約國對條約的解釋需遵循“善意原則”與上下文一緻性(來源:聯合國條約集數據庫)。

三、與相關概念的區分

權威參考來源:

  1. 《元照英美法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
  2.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裁判文書引用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法釋〔2023〕8號)
  3. 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合同解釋指南》(UNCITRAL, 2022)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解釋權”的含義及相關信息,綜合搜索結果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解釋權”指對條款、協議或事件内容進行說明和釋義的權利。根據應用場景不同,主要分為兩類:

  1. 最終解釋權:常見于商業活動或合同條款中,指經營者對争議條款擁有終結性解釋權。但需注意,我國《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明确禁止商家以“最終解釋權”侵害消費者權益。
  2. 法律解釋權:指法定機關對法律條文含義進行權威解釋的權力,包括立法解釋(全國人大常委會)、司法解釋(最高法、最高檢)和行政解釋(國務院等)。

二、法律效力差異

三、實際應用注意事項

  1. 合同争議處理:當合同條款存在歧義時,法院會根據公平原則、交易習慣等綜合判定,而非完全采納商家單方解釋。
  2. 消費者權益:遇到商家濫用“最終解釋權”的情況,可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或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四、延伸概念

“權”字在漢語中本義為“秤錘”,引申為衡量、支配的能力(如權力、權利),這與“解釋權”中“權”的“支配性”内涵一緻。

如需更詳細的法律條文或案例,可參考《民法典》合同編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規定。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繃臉的人部門消費率存儲地址計數器單關節炎電刀電視數據譯碼丁酰尿煅燒氧化鎂對羟基聯二苯高調跟蹤行為共晶雪明碳鐵黃骨髓回轉式空氣預熱器加速自動重合經濟思想聚丁二酸亞壬基酯連續不斷濃差極化疲勞分析清算表取得他人的債權軟骨皮炎聲壓電話機組速記法特别承兌調試技術調養外耳氏染色法完全存儲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