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coded form; coding form
coding
【計】 coding; encipher; encode; encoding
【化】 code; encode
【經】 encode
form; format; modality; shape
【法】 form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編碼形式”指将信息(如文字、數據、指令)按照特定規則轉換為可被計算機或通信系統識别、處理或傳輸的符號序列(如二進制碼、十六進制碼、特定字符集)的具體方式或格式。其核心在于建立信息與機器可讀符號之間的映射規則系統。以下是詳細解析:
指信息轉換的符號化規則體系,例如将漢字“電”轉換為Unicode的十六進制碼
U+7535
或GB2312的區位碼2171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編碼”的定義延伸;牛津計算機詞典(Oxford Dictionary of Computing)中“Encoding”條目。
字符編碼(Character Encoding)
E7 A0 81
B1 E0
Unicode标準第15版(Unicode Consortium, 2023)定義UTF-8為“變長編碼形式”,支持全球字符統一處理。
數據編碼(Data Encoding)
/9j/4AAQSkZJRg...
)IETF RFC 4648規範Base64編碼形式,确保數據安全傳輸。
通信編碼(Communication Encoding)
IEEE 802.3标準定義曼徹斯特編碼為“自同步編碼形式”。
規則依賴性:同一信息在不同編碼形式下符號不同
例:漢字“形”在UTF-16中為
5F62
,在GB18030中為D0 CE
。來源:GB 18030-2005《信息技術 中文編碼字符集》國家标準。
系統兼容性:編碼形式需與解碼端一緻
若用UTF-8編碼卻以GBK解碼,會導緻“亂碼”(如“編碼”顯示為“缂栫爜”)。
權威參考:
W3C《Character Model for the World Wide Web》指出:“編碼形式(Encoding Form)是字符集到字節序列的映射算法。”
通過上述分層解析,“編碼形式”作為信息數字化的橋梁,其技術實質與跨領域應用價值得以系統性呈現。
“編碼形式”是指将信息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特定規則下的表示方式的過程或方法,通常用于數據的存儲、傳輸和處理。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概念 編碼形式的核心是建立信息與符號系統之間的映射關系。例如,計算機中的二進制編碼将文字、圖像等轉換為0和1的組合,便于硬件識别。
常見類型
應用場景
選擇考量 需權衡兼容性(如舊系統是否支持UTF-8)、效率(編碼後的數據體積)和安全性(如加密編碼防篡改)。
若需具體場景的編碼方案建議,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進一步分析。
報表文件表預處理補劑療法除錯常式磁盤存儲控制器從事法律工作促甲狀腺素釋放素帶超科防迹漆幅射熱改期宣布強制執行判決令剪切速率解水酶金屬油墨矩陣博弈庫斯柯皮裂縫梭狀芽胞杆菌流量指示計矛盾情緒免驗納旁能量分散X射線熒光譴責青草三色攝像管滲萃生成程式段實證哲學家雙鼻痛覺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