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coded form; coding form
coding
【计】 coding; encipher; encode; encoding
【化】 code; encode
【经】 encode
form; format; modality; shape
【法】 form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编码形式”指将信息(如文字、数据、指令)按照特定规则转换为可被计算机或通信系统识别、处理或传输的符号序列(如二进制码、十六进制码、特定字符集)的具体方式或格式。其核心在于建立信息与机器可读符号之间的映射规则系统。以下是详细解析:
指信息转换的符号化规则体系,例如将汉字“电”转换为Unicode的十六进制码
U+7535
或GB2312的区位码2171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编码”的定义延伸;牛津计算机词典(Oxford Dictionary of Computing)中“Encoding”条目。
字符编码(Character Encoding)
E7 A0 81
B1 E0
Unicode标准第15版(Unicode Consortium, 2023)定义UTF-8为“变长编码形式”,支持全球字符统一处理。
数据编码(Data Encoding)
/9j/4AAQSkZJRg...
)IETF RFC 4648规范Base64编码形式,确保数据安全传输。
通信编码(Communication Encoding)
IEEE 802.3标准定义曼彻斯特编码为“自同步编码形式”。
规则依赖性:同一信息在不同编码形式下符号不同
例:汉字“形”在UTF-16中为
5F62
,在GB18030中为D0 CE
。来源:GB 18030-2005《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国家标准。
系统兼容性:编码形式需与解码端一致
若用UTF-8编码却以GBK解码,会导致“乱码”(如“编码”显示为“缂栫爜”)。
权威参考:
W3C《Character Model for the World Wide Web》指出:“编码形式(Encoding Form)是字符集到字节序列的映射算法。”
通过上述分层解析,“编码形式”作为信息数字化的桥梁,其技术实质与跨领域应用价值得以系统性呈现。
“编码形式”是指将信息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特定规则下的表示方式的过程或方法,通常用于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概念 编码形式的核心是建立信息与符号系统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计算机中的二进制编码将文字、图像等转换为0和1的组合,便于硬件识别。
常见类型
应用场景
选择考量 需权衡兼容性(如旧系统是否支持UTF-8)、效率(编码后的数据体积)和安全性(如加密编码防篡改)。
若需具体场景的编码方案建议,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进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