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gworm
結草蟲(jié cǎo chóng),在漢英詞典中通常指一類昆蟲的幼蟲或成蟲,其顯著特征是利用植物碎屑、小枝條等材料編織成袋狀或巢狀結構包裹身體,用于隱蔽和保護自身。以下是詳細解釋:
中文定義
指鱗翅目(Lepidoptera)袋蛾科(Psychidae)昆蟲的俗稱,幼蟲會吐絲黏結樹葉、草莖或小枝,形成可移動的護囊(portable case),故稱“結草蟲”《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年,第1123頁。
英文對應詞
詞源與構詞邏輯
分類學關聯
袋蛾科全球已知約1350種,中國記錄約60種。常見種類如茶袋蛾(Clania minuscula)和黛袋蛾(Dappula tertia),均為農林害蟲《中國經濟昆蟲志》第29冊,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164頁。
結草蟲懸挂在樹枝上,其護囊外形酷似枯枝(The bagworm hangs on tree branches, its case resembling a twig)。
雌性結草蟲羽化後仍在囊内交配産卵(Female bagworms mate and lay eggs inside the case after emergence)。
“結草蟲”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基本特征
結草蟲是一種暗黑色、體形圓長的昆蟲,别名“結葦”。其顯著習性是會用葉片、小枝、樹皮等材料編織成巢覆蓋體外,并匍匐爬行。
食性與分布
春季以茶、梅、櫻、李等植物的嫩芽及葉片為食,廣泛分布于自然環境中。晉代崔豹《古今注·魚蟲》中已有相關記載。
部分詞典(如)提到其引申為“比喻沒有根基、無法立足之人”,但該用法較為罕見,且其他權威資料未明确收錄。建議優先以昆蟲釋義為主。
若需進一步了解其生物學特性,可參考《古今注》等古籍或昆蟲學資料;若涉及成語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或更權威的文獻佐證。
艾倫氏束不平衡系統沉澱值單位貢獻毛益率地面數據采集系統分成十分的粉末炭黑伏安特性曲線覆蓋圖分類軸甘松屬回路誤差混合内障夾闆接收狀态變量機器腳踏車垮了寬限日期令尊麻痹性瞳孔開大面對面内地海關傷害他人身體設備適配器多路端口隨意酮醇圖的圖形塗钍陰極外存儲程式外徑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