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假肢痛英文解釋翻譯、假肢痛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pain phantom limb

分詞翻譯:

假肢的英語翻譯:

artificial limb
【醫】 artificial limb

痛的英語翻譯:

ache; extremely; pain; painfulness; sorrow
【醫】 alge-; algesi-; algo-; algos; dolor; odyno-; pain

專業解析

假肢痛(英文:Prosthesis Pain 或Phantom Limb Pain, PLP),在醫學和康複領域特指截肢患者在安裝并使用假肢後,感受到的源于已缺失肢體(幻肢)部位的疼痛。這是一種複雜的神經病理性疼痛綜合征,與實際假肢裝置引起的局部壓迫或摩擦痛(殘肢痛)有所不同,但兩者可能并存。

  1. 核心定義與表現:

    • 疼痛定位:患者明确感知疼痛發生在被截除的肢體部位(即“幻肢”),而非當前的殘肢末端或假肢接觸點。例如,小腿截肢者可能感到腳趾或腳踝的疼痛。
    • 疼痛性質:常被描述為燒灼感、刺痛、電擊樣、刀割樣、擠壓感或搏動性疼痛,強度可從中度到重度不等。
    • 觸發因素:疼痛可能自發出現,也可能由情緒壓力、天氣變化、觸摸殘肢、膀胱充盈或假肢使用時的特定動作誘發。
  2. 病理機制(主要理論):

    • 中樞神經系統重組:截肢後,大腦皮層中代表被截除肢體的區域(如感覺運動皮層)會發生功能重組。鄰近身體部位(如面部或軀幹)的神經元可能“接管”該區域,這種異常的重組被認為是産生幻肢感及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WHO)在關于康複輔助技術的報告中強調了理解中樞神經系統可塑性在管理此類疼痛中的重要性(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 康複)。
    • 外周神經因素:殘肢末端受損神經(神經瘤)的異常放電會向脊髓和大腦傳遞錯誤信號,被大腦解讀為來自缺失肢體的疼痛。假肢的接受腔對殘肢的壓迫或摩擦可能刺激這些神經,加劇疼痛。
    • 心理因素:截肢帶來的心理創傷、焦慮、抑郁等情緒狀态可能影響疼痛的感知和強度,形成疼痛-情緒循環。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屬的國家神經疾病和中風研究所(NINDS)将心理因素列為幻肢痛的影響因素之一(來源: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 國家神經疾病和中風研究所)。
  3. 與相關術語的區分:

    • 殘肢痛(Stump Pain):疼痛位于實際的殘肢部位,通常由局部因素引起,如神經瘤、感染、血液循環不良、骨刺或假肢接受腔不合適導緻的壓迫/摩擦。這是假肢適配和局部治療需要解決的問題。
    • 幻肢感(Phantom Limb Sensation):指截肢者感知到被截除肢體仍然存在的現象(如感覺幻肢的位置、形狀、溫度甚至能“移動”),但不伴隨疼痛。這是非常普遍的體驗,本身不是疾病。假肢痛是幻肢感的一種痛苦形式。
  4. 診斷與治療要點:

    • 診斷:主要基于詳細的病史詢問和疼痛特征描述(位置、性質、誘因)。需排除殘肢痛及其他可能引起疼痛的軀體疾病。影像學檢查主要用于評估殘肢結構而非診斷假肢痛本身。中國康複醫學會發布的《截肢術後康複指南》提供了相關的評估流程(來源:中國康複醫學會)。
    • 治療(多學科綜合管理):
      •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包括加巴噴丁、普瑞巴林(抗驚厥藥)、三環類抗抑郁藥(如阿米替林)、NMDA受體拮抗劑(如氯胺酮)、阿片類藥物(需謹慎使用)等。療效因人而異。
      • 物理療法與康複工程:包括殘肢脫敏訓練、鏡像療法(利用視覺反饋“欺騙”大腦)、經顱磁刺激(TMS)、假肢接受腔的精準適配與調整以減少對殘肢的刺激。
      • 心理幹預:認知行為療法(CBT)、放松訓練、生物反饋等有助于患者應對疼痛和改善情緒。《柳葉刀》發表的關于截肢後疼痛管理的綜述強調了心理社會幹預的重要性(來源:柳葉刀)。
      • 神經調控技術:如脊髓電刺激(SCS)、運動皮層刺激(MCS)等,適用于頑固性病例。

假肢痛(Phantom Limb Pain)是截肢者因中樞及外周神經系統適應異常而産生的一種特殊神經病理性疼痛,表現為缺失肢體部位的疼痛。其機制複雜,涉及大腦重組、神經信號異常和心理因素。準确區分假肢痛與殘肢痛對制定有效治療方案至關重要,管理通常需要藥物、物理康複、心理支持和先進技術相結合的多模式策略。

網絡擴展解釋

"假肢痛"需要分為兩個概念進行解釋,可能與佩戴假肢相關的疼痛主要包括以下兩種類型:

一、假肢適配性疼痛(與假肢直接相關)

指因假肢設計或使用不當導緻的殘肢疼痛,常見症狀包括:

這類疼痛主要源于物理性刺激,需通過科學的假肢設計(如精準的接受腔適配、符合生物力學的對線)來改善。


二、幻肢痛(與截肢相關神經系統反應)

指截肢後仍能感知已失去肢體的疼痛,屬于神經病理性疼痛:


核心區别

||假肢適配性疼痛|幻肢痛| |---|---|---| |觸發條件|佩戴假肢時出現|與假肢無關,截肢後自發産生| |疼痛根源|物理摩擦/壓力|神經系統異常信號| |緩解方式|調整假肢適配|神經調控+心理治療|

建議佩戴假肢者若出現疼痛,需先由康複工程師評估假肢適配性,若排除物理因素後仍疼痛,則需考慮幻肢痛可能并尋求神經科或疼痛科診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編條苄星青黴素G标志序列存取級定時信號窦炎附加産物根據先例審理輥軸塗面骨軟骨發育不良海綿狀痣合法遺孀漸縮節流噴嘴機器字快開采完的油層聯動閉塞器制硫黴素木蜜設備超時請求生前贈與的放棄受害方受控存取性水上飛機酸性紅G填密橡皮圈調音波土木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