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band of Tarinus; horny band
在漢英詞典與解剖學語境中,“角狀帶”通常指大腦海馬結構邊緣的帶狀神經纖維束,其核心含義及解釋如下:
角狀帶(Fimbria of hippocampus)
指海馬體(Hippocampus)向穹窿(Fornix)過渡的緻密神經纖維束帶,因形似彎曲的“角”而得名。英文術語為"Fimbria" 或"Fimbria hippocampi",部分文獻描述為"angular band"(強調其形态特征)。
位于海馬體背内側緣,呈白色條帶狀,由海馬錐體細胞的軸突彙聚而成,向後延續為穹窿腳。其“角狀”形态源于海馬結構的自然卷曲。該結構是海馬神經信號輸出的主要通路,連接丘腦、下丘腦等邊緣系統關鍵區域。
: https://www.elsevier.com/books/greys-anatomy/standring/978-0-7020-7707-4
: https://www.ninds.nih.gov/health-information/disorders/hippocampus
: https://www.mheducation.com/highered/product/principles-neural-science-kandel-schwartz/M9781259642231.html
“角狀帶”是一個專業術語,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醫學解剖領域 拼音為jiǎo zhuàng dài,對應的英文為band of Tarinus 或horny band。這是指大腦中的特定結構,位于第四腦室頂部的神經纖維束,由法國解剖學家皮埃爾·塔裡納斯(Pierre Tarinus)發現并命名,屬于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
工程/數學領域 在車轍建模或幾何學中,可能指基于三角形或角形結構的帶狀模闆,例如通過三角帶模闆生成車轍紋理的算法,但此用法相對少見。
注意:需與“角帶”(jiǎo dài)區分,後者指古代腰帶裝飾或太平天國時期的功臣服飾,屬于服飾文化類詞彙。
白朊計保險總開關被子閉鎖加工車間不可侵犯權腸腺差壓表穿通性潰瘍催化力達朗貝爾慣性力蛋白質變性作用窦勒氏主動脈炎分離育種法符號傳遞函數腹腔積水毫享利何待酸侯鳥槐米磺胺性甲狀腺腫會場活組織檢查季铵堿絕對幹燥煉酵母螺輪聯動氰印畫法蛇的拭麻醉妥妥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