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band of Tarinus; horny band
在汉英词典与解剖学语境中,“角状带”通常指大脑海马结构边缘的带状神经纤维束,其核心含义及解释如下:
角状带(Fimbria of hippocampus)
指海马体(Hippocampus)向穹窿(Fornix)过渡的致密神经纤维束带,因形似弯曲的“角”而得名。英文术语为"Fimbria" 或"Fimbria hippocampi",部分文献描述为"angular band"(强调其形态特征)。
位于海马体背内侧缘,呈白色条带状,由海马锥体细胞的轴突汇聚而成,向后延续为穹窿脚。其“角状”形态源于海马结构的自然卷曲。该结构是海马神经信号输出的主要通路,连接丘脑、下丘脑等边缘系统关键区域。
: https://www.elsevier.com/books/greys-anatomy/standring/978-0-7020-7707-4
: https://www.ninds.nih.gov/health-information/disorders/hippocampus
: https://www.mheducation.com/highered/product/principles-neural-science-kandel-schwartz/M9781259642231.html
“角状带”是一个专业术语,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
医学解剖领域 拼音为jiǎo zhuàng dài,对应的英文为band of Tarinus 或horny band。这是指大脑中的特定结构,位于第四脑室顶部的神经纤维束,由法国解剖学家皮埃尔·塔里纳斯(Pierre Tarinus)发现并命名,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
工程/数学领域 在车辙建模或几何学中,可能指基于三角形或角形结构的带状模板,例如通过三角带模板生成车辙纹理的算法,但此用法相对少见。
注意:需与“角带”(jiǎo dài)区分,后者指古代腰带装饰或太平天国时期的功臣服饰,属于服饰文化类词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