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marginal costing
【經】 marginal cost
calculate; compute; cast; count; figure up; calculation; computation
【計】 calc; calculating; computing; tallying
【經】 calculate; calculation; computation; computing element; reckon
reckoning
邊際成本計算(Marginal Cost Calculation)是微觀經濟學中用于分析企業生産決策的核心工具,指每增加一單位産量所引起的總成本變化量。其公式可表示為:
$$
MC = frac{Delta TC}{Delta Q}
$$
其中,$Delta TC$為總成本變化量,$Delta Q$為産量變化量。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邊際”對應英文“marginal”,源自拉丁語“margo”(邊緣),而“成本計算”譯為“cost calculation”,強調對增量變化的量化分析。該概念在企業管理中用于判斷最優生産規模,例如當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時,企業利潤達到最大化。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的研究表明,邊際成本計算在能源行業定價策略中具有關鍵作用,尤其在電力供應等存在顯著規模效應的領域。世界銀行的企業案例庫中,發展中國家制造業企業通過邊際成本模型優化了産能分配,降低了資源浪費。
注:本文引用的學術概念參考自曼昆《經濟學原理》(ISBN 978-7-300-23821-3),行業應用數據源自世界銀行公開報告(鍊接因平台限制未展示)。
邊際成本計算是經濟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用于分析企業生産決策中的成本變化規律。以下是詳細解釋: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 MC)指每多生産一單位産品所增加的總成本。它反映了産量變化對成本的直接影響,常用于判斷企業是否應擴大或縮減生産規模。
邊際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 MC = frac{Delta TC}{Delta Q} $$ 其中:
例如,若生産第101件産品時總成本從$1000增加到$1005,則: $$ MC = frac{1005 - 1000}{101 - 100} = 5 $$
生産決策
當邊際成本 < 市場價格時,企業可繼續增産以增加利潤;反之則需減産。
定價策略
在完全競争市場中,企業最優産量是邊際成本等于市場價格時的産量(即 $MC = P$)。
成本控制
邊際成本上升可能提示産能瓶頸(如設備超負荷、原材料短缺),需調整資源配置。
假設一家面包店:
通過邊際成本分析,企業能更精準地優化生産規模、控制成本并制定競争策略。
報警保留存貨标籤巴索蘭樹膠不褪色的超重核島動态錯誤番紅T封固劑耕地的工業危機光電拾音器建議人和附議人甲酸葡萄糖培養基經營成果概念金雞納浸膏近似的絕對時間可算函數流出指令絡合指标劑孟加拉榕名字檢索腦力衰竭呢帽匹配程式熔接電流十萬火急瞬間的塔中蒸氣通過速度挖眼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