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貨共同條件英文解釋翻譯、交貨共同條件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joint terms for delivery of goods
分詞翻譯:
交的英語翻譯:
associate with; bargain; deal; deliver; fall; friend; hand over; join; meet
mutual; relationship
【醫】 venery
貨的英語翻譯:
goods; money
【機】 stitching
共同的英語翻譯:
common; jointly; together
【經】 coordinate
條件的英語翻譯:
capitulation; condition; factor; if; prerequisite; qualification; requirement
term
【計】 condition; criteria
【醫】 condition
【經】 condition; proviso; terms
專業解析
交貨共同條件(General Conditions of Delivery)是國際貿易合同中的一個标準化條款集,用于明确買賣雙方在貨物交付過程中的基本權利、義務和責任。它相當于一份預設的合同框架,旨在簡化談判過程、減少争議,并為國際貨物買賣提供清晰、統一的操作規則。
其核心含義和内容包括:
-
标準化條款性質:
- 它并非針對某一筆具體交易,而是預先制定的一套適用于某一類商品或某一行業、甚至某一國家對外經貿活動(如經互會成員國之間曾廣泛使用)的通用規則。
- 其本質是标準化的合同條款,當交易雙方在合同中約定采用某一“交貨共同條件”時,該條件即成為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
核心内容:
- 交付方式與地點:明确規定貨物是交由第一承運人(FCA)、裝運港船上(FOB)、目的港船上(DES)等,以及具體的交付地點(如工廠交貨、邊境交貨等)。這直接關系到風險轉移的界限。
- 風險轉移點:清晰界定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從賣方轉移至買方的具體時間點或地點(通常與交付方式/地點緊密相關)。
- 所有權轉移:規定貨物所有權何時從賣方轉移給買方(有時與風險轉移點一緻,有時不同)。
- 交貨時間與期限:包括裝運時間、交貨日期或期限的規定,以及延遲交貨的責任劃分。
- 單據要求:列明賣方需向買方提供的單據(如商業發票、運輸單據、保險單據、原産地證書、檢驗證書等)及其内容、份數和提交時間。
- 包裝與标記:規定貨物的包裝标準、方式以及必要的運輸标記要求。
- 檢驗與驗收:約定貨物檢驗的時間、地點、方法、機構,以及買方提出質量/數量異議的期限和程式。
- 不可抗力:定義不可抗力事件的範圍,以及發生不可抗力時雙方的權利義務(如免責、延期履行或解除合同)。
- 索賠與争議解決:規定索賠的提出時限、所需證據以及争議解決方式(如仲裁或訴訟)和適用法律。
-
功能與意義:
- 簡化談判:提供現成的、被廣泛認可的條款框架,避免每次交易都從頭協商所有細節。
- 提高效率:減少合同起草時間,加速交易進程。
- 降低風險與争議:通過明确關鍵責任劃分(尤其是風險轉移點),減少因理解不一緻而産生的糾紛。
- 促進貿易便利化:為不同國家或地區的貿易夥伴提供一套共同遵循的規則,促進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
- 補充合同作用:當具體銷售合同對某些事項約定不明時,共同條件中的相應條款可作為補充依據。
權威參考來源:
- 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 (UNCITRAL) -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CISG):雖然CISG本身不是一份“交貨共同條件”,但它是規範國際貨物銷售合同的基石性國際公約。CISG的許多規定(如風險轉移規則、根本違約、救濟措施等)為理解交貨共同條件中的核心概念提供了權威法律背景和解釋框架。研究CISG對于理解交貨共同條件的法律基礎至關重要。 (來源:UNCITRAL - CISG Text)
- 國際商會 (ICC) -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INCOTERMS 是最被廣泛接受和使用的關于貨物交付方式、風險轉移點和費用劃分的國際規則。它本質上就是一種高度标準化的、針對交付環節的“共同條件”。INCOTERMS 定義了諸如 FOB、CIF、DAP 等術語的具體含義,是理解“交貨共同條件”中交付、風險、費用等核心要素的黃金标準和權威參考。最新版本是 INCOTERMS 2020。 (來源:ICC - INCOTERMS 2020)
- 專業法律與貿易出版物:權威的法律評述(如對CISG的評述)、國際貿易法教科書以及專業機構(如ICC)發布的指南和解釋,提供了對交貨共同條件具體條款的深入分析和實踐應用見解。這些出版物通常由該領域的頂尖學者或實務專家撰寫,具有很高的專業權威性。 (來源:例如,Schwenzer, Hachem & Kee, Global Sales and Contract Law; ICC Guide to Incoterms 2020)
網絡擴展解釋
交貨共同條件(General Conditions of Delivery)是國際貿易中用于規範買賣雙方權利義務的标準條款,具有以下核心特點和作用:
一、定義與性質
交貨共同條件是由國家間、貿易組織或行業協會等主體,根據貿易協定精神制定的标準化合同條款,通常以條約形式固定,具有法律效力。它集中了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帶有共性的條款,適用于多次具體交易,旨在統一交易規則。
二、主要特點
- 統一性:通過标準化條款減少交易差異,例如對交貨地點、運輸方式、質量檢驗等作出統一規定。
- 強制性:作為條約性法律文件,對締約國或成員方具有約束力。
- 簡化流程:避免逐條協商合同内容,縮短談判時間,降低遺漏風險。
三、核心内容
根據相關文件,主要涵蓋以下條款:
- 交貨方式:海運以提單籤發日期為準,鐵路運輸以運單蓋章日期為準,航空運輸以運單籤發日期為準。
- 風險轉移:所有權和風險在交貨後轉移至買方。
- 數量與質量:以運輸單據記錄數量為準,質量以賣方國檢驗機構證書或合同約定為準。
- 争議解決:通常包含仲裁條款及異議處理程式。
四、實際應用
典型案例包括經互會成員國之間的交貨共同條件,適用于成員國貿易關系,具有國際法效力。這類文件在國際貿易中提升了交易效率,并為糾紛解決提供依據。
通過上述标準化框架,交貨共同條件有效平衡了買賣雙方權益,促進了國際貿易的規範化發展。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保除箱被逮住避蚊油刹那間成酸物質遲脈除蟲菊精雌二醇戊酸酯催淋巴劑等離子化學裂解電光學笛口樣導管動态存儲分配對叔戊基苯胺反責的過去完成時花哩花哨的火車上交貨價格或者誤差降莨菪品肌腱炎磷酸葡萄糖酸脫氫酶邏輯推理貓小孢子菌全面總計收費标準協定的保險公司守信髓聽覺銳敏同位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