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bsorbing joint
damping; shock absorption
seam; sew; slot; stitch
【化】 opening
【醫】 crevice; nesis; raphe; rhaphe; seam; sutura; suturae; suturation
suture; suture joints; suturing
減震縫(Seismic Joint)是建築工程中用于緩沖地震能量或溫度變化引起的結構位移的特殊構造縫,英文對應術語為"seismic joint"或"expansion joint"。該裝置通過預留可控間隙,允許建築物各部分在地震波作用或熱脹冷縮時産生相對位移,從而避免結構開裂或損壞。
根據《公路橋梁抗震設計規範》(JTG/T 2231-01-2020),減震縫的标準寬度計算公式為: $$ w = sqrt{Delta_x + Delta_y} + 30text{mm} $$ 其中Δ_x和Δ_y分别代表結構在X、Y方向的預期位移值。該計算方式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在橋梁抗震設計指南中明确規定。
在機械工程領域,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标準B31.3要求壓力管道系統必須設置減震縫,其最小間距應滿足: $$ L = alpha cdot Delta T cdot L_0 $$ α為材料線膨脹系數,ΔT為溫差,L_0為管道原始長度。這一規範被國際工程界廣泛采用。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的試驗數據顯示,合理設置的減震縫可使建築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應力集中降低40-60%。該數據源自國家建築工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2019年發布的《建築隔震技術規程》。
減震縫(或防震縫)是建築抗震設計中的一種構造措施,主要用于減少地震對建築物造成的破壞。以下是詳細解釋:
減震縫是一種通過預留間隙将建築物分割為多個獨立結構單元的設計手段。其核心目的是防止地震時相鄰結構發生碰撞,同時降低振動傳遞和能量集中對建築的破壞。
根據規範,通常在以下情況需設置:
防震縫的寬度一般為50~100毫米,具體需根據建築高度、結構類型及地震烈度計算确定。
術語上,“減震縫”可能是“防震縫”的另一種表述,實際工程中更常用“防震縫”這一名稱。其設計與執行需嚴格遵循《建築抗震設計規範》要求。
并唇部分阻塞不連續性倉庫保管櫥窗陳設低溫煉焦防老劑264國防大臣國防經費過餘性兩性畸形恒基托快速免疫醌氫醌電極擴散零值濾波器氰乙酰肼熱力學等效球人為邊界融合性嬰兒苔癬熔渣水泥三十三基蛇管升天節勢源水平格篩順基型特布他林填料牙位能面衛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