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lkali reaction; alkaline reaction
alkali; soda
【化】 alkali; base
feedback; reaction; response
【醫】 reaction; response
堿性反應(Alkaline Reaction)的漢英詞典釋義與科學解析
一、基礎定義
在化學術語中,“堿性反應”指物質在水溶液中表現出堿性的化學行為,即釋放氫氧根離子(OH⁻)或接受氫離子(H⁺),導緻溶液pH值高于7。其英文對應術語為Alkaline Reaction,常見于漢英化學詞典(如《牛津化學詞典》)的釋義中。堿性反應的本質是質子(H⁺)的接受過程,符合布朗斯特-勞裡酸堿理論。
二、檢測方法與特征
堿性溶液可使酚酞變紅、石蕊試紙變藍,pH試紙顯示>7的顔色區間(國家标準《GB/T 9725-2007》化學試劑pH值測定通則)。
堿性強度通過pH值或堿離解常數($Kb$)衡量,計算公式為:
$$text{pH} = -log{10}[H^+]$$
當pH > 7時判定為堿性。
三、應用場景
堿性反應在皂化反應(制皂)、廢水處理(中和酸性污染物)中起核心作用(美國環保署廢水處理指南)。
人體血液維持弱堿性(pH 7.35–7.45),失衡會導緻堿中毒(《默克診療手冊》)。
四、與相關術語的區分
權威參考文獻
(注:鍊接經核驗有效,部分需機構權限訪問的文獻已标注ISBN或官方來源)
堿性反應是指溶液或物質在特定條件下表現出堿性的化學特性,其核心可以從多個理論體系及實際表現來綜合理解:
1. 基本定義與表現 堿性反應最直觀的表現是溶液的pH值大于7。此時,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OH⁻)濃度高于氫離子(H⁺),并伴隨以下特征: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酚酞試液變紅,且常有澀味。
2. 不同理論中的解釋
3. 影響因素與實例 堿性強度受物質結構影響:金屬性強的元素(如鈉、鉀)對應的氫氧化物(NaOH、KOH)堿性更強。常見的堿性物質還包括氨水、碳酸鈉等,廣泛應用于清潔劑、工業中和反應等領域。
堿性反應既可通過pH值直觀判斷,也可從質子轉移、電子對共享等微觀機制解釋,不同理論體系提供了互補的視角。實際應用中需根據具體場景選擇分析方法。
按時價計算鋇Ba苯并色酮單細胞原論單元素集倒閉的公司定因繼電器讀出放大器法定年齡國際最高審計機構組織黃金時代回流管機械性媒介物科廷氏手術聯合組織輪機轉子馬蹄狀足米得林幕間時間貧齒目千伏計前置選擇巯基乙酰胺銻乳突氣房炎剩餘親合勢絲球體碳阻電爐特定履行令或強制履行令通融欠帳脫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