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lkaline earth
【醫】 alcali; alkali; base; lid
dust; earth; ground; homemade; land; local; soil; unrefined
【醫】 clay; earth; geo-; terra; terrae
鹼土(jiǎn tǔ)是漢語中對alkaline earth的舊稱或特定語境下的表述,現标準術語為堿土。該詞具有雙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指堿土金屬(alkaline earth metals),即元素周期表第2族(IIA族)的金屬元素,包括:
特性:
來源:中國科學院《化學名詞》第三版(科學出版社)
指堿土(solonetz soil),一種因鈉離子富集導緻理化性質惡化的土壤類型:
核心特征:
分布:多見于幹旱/半幹旱區(如中國東北、西北)。
來源:《中國土壤分類系統》及FAO《世界土壤資源報告》
“鹼”為“堿”的舊字形(見于1956年《漢字簡化方案》前文獻),現代規範寫作“堿”。當前學術文獻統一使用堿土金屬(alkaline earth metals)與堿土(alkali soil),需注意語境差異。
來源:《通用規範漢字表》(教育部,2013年)
根據現有資料,"鹼土"是"堿土"的異體字寫法,現規範用字應為"堿土"。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特性 堿土是指土壤膠體中含大量交換性鈉(堿化度≥15%)、pH值超過9的強堿性土壤。其特點包括:
二、形成原因 主要發生在幹旱半幹旱地區,通過地表水蒸發濃縮,鈉鹽在土壤表層積累。鹽分組成中碳酸鈉含量≥0.5毫克當量/100克土時易形成()。
三、與鹽土的區别 • 鹽土:以可溶性鹽類(NaCl、Na₂SO₄等)為主,pH≤8.5 • 堿土:以交換性鈉為主,pH≥9,含鹽量通常<0.5%()
四、改良措施 采用綜合治理手段:
注:該詞在1955年《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規範為"堿土","鹼"為已淘汰異體字。如需具體改良技術細節,可參考中的鹽堿土綜合治理方案。
胞質的不行使應享權利超低頻詞綴帶科逗留多民族國家浮點處理器複合半導體元件氟化鋁鈉副審計長幹法分析共析化學結構式積睑裂狹小交換制解釋規則溜脫歐頁程式偏聽偏信破碎器區室化肉豆蔻蠟入口壓力降低授乳間情期雙取代的同心電極式電子管通訊波道微量薄層色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