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bond dipole moment
bond; key
【計】 K; key; keyt
【化】 key; linkage; spline
【醫】 bond; key; linkage
【化】 dipole moment; electric dipole moment
【醫】 dipole moment
鍵偶極矩(Bond Dipole Moment)是物理化學中描述化學鍵極性強弱和方向的重要概念。以下是基于漢英詞典角度并結合專業知識的詳細解釋:
漢語釋義
鍵偶極矩指成鍵原子間因電負性差異導緻電子雲分布不均,形成的正、負電荷中心分離所産生的偶極矩,單位為德拜(Debye, D)。其方向由電負性較小的原子指向電負性較大的原子。
來源:《物理化學》(傅獻彩 第8版)第10章化學鍵理論
英語對照
Bond Dipole Moment: A vector quantity measuring the polarity of a chemical bond, arising from the difference in electronegativity between bonded atoms. The vector points from the less electronegative atom to the more electronegative one.
來源:IUPAC Gold Book "dipole moment"詞條
鍵偶極矩((mu))的量化公式為:
$$ mu = delta cdot d $$
其中 (delta) 是鍵的電荷分離量(單位:庫侖),(d) 為正負電荷中心間距(單位:米)。方向性通過矢量箭頭表示(如 (ce{H^{δ+}->Cl^{δ-}}))。
電負性差主導
電負性差值越大,鍵偶極矩越強(如 C-F 鍵 (mu = 1.51 , text{D}) > C-H 鍵 (mu = 0.3 , text{D}))。
來源:Pauling Electronegativity Scale, J. Am. Chem. Soc. 1932, 54, 3570
實驗測定方法
通過紅外光譜振動頻率偏移或微波譜分子轉動譜線分裂間接推算。
來源:《分子光譜學》(徐光憲 第3版)第5章
分子極性預測
分子總偶極矩為各鍵偶極矩的矢量和(如 (ce{H2O}) 的極性源于兩個 O-H 鍵偶極矩的非零疊加)。
來源: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05, 82(8), 1142
反應活性分析
鍵偶極矩影響親核/親電反應位點(如 C=O 鍵偶極矩使碳原子易受親核攻擊)。
來源: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Carey, 5th ed.) Chapter 1
鍵偶極矩是衡量化學鍵極性大小的物理量,其核心定義和特性如下:
1. 定義與公式
鍵偶極矩表示化學鍵兩端原子因電負性差異導緻的電荷分布不均,計算公式為:
$$mu = q cdot d$$
其中,$q$為電荷量(單位為庫侖),$d$為正負電荷中心間的距離(單位為米),方向從正電中心指向負電中心。
2. 單位與換算
常用單位為德拜(D),國際單位為庫侖·米(C·m)。換算關系為:
$$1 , text{D} = 3.3336 times 10^{-30} , text{C·m}$$
(例如,典型極性鍵如H-Cl的鍵偶極矩約為1.08 D)。
3. 方向性與矢量性
鍵偶極矩是矢量,其方向由電負性較低的原子指向電負性較高的原子。例如,在H-Cl鍵中,方向從H(低電負性)指向Cl(高電負性)。
4. 與分子極性的關系
分子總偶極矩是各鍵偶極矩的矢量和。若矢量和為零(如CO₂的對稱結構),則分子為非極性;若不為零(如H₂O的V形結構),則為極性分子。
5. 應用意義
通過實驗測定分子偶極矩,可反推分子空間構型。此外,鍵偶極矩大小直接影響物質溶解度、熔沸點等物理性質。
如需更詳細案例或單位換算計算,可參考、2、7的原始内容。
保稅貨物編成代碼的字筆迹比較成群結隊遲延利息代襲繼承兌換率多内氏小體腹膜液,腹水公用源哈喇堿性玫瑰精減壓交感神經節克立氟烷空間間隔類空線聯機輸入裂紋擴展力李特耳氏管密度比氫氧化高钴勤雜工區域優化燃燒層上沖程施瓦耳貝氏核探明未開發儲量碳酸胍跳環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