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zone of combustion
"燃燒層"在漢英詞典中的專業釋義可概括為三個核心維度:
化學工程定義 作為燃燒反應的核心區域(《現代漢英綜合大詞典》2023版),燃燒層指物質在氧化過程中形成的活性反應帶,其厚度與溫度梯度呈正相關。根據美國化學會定義,該區域包含預熱區、熱解區和氧化區的層級結構。
環境科學應用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燃燒學專著指出,燃燒層在大氣污染物形成過程中起關鍵作用,其溫度範圍通常介于800-1600°C(《燃燒理論與污染控制》2021)。該層面的氧濃度分布直接影響氮氧化物生成速率。
工業過程特征 國際燃燒學會會刊數據顯示,工業爐膛中的燃燒層厚度可通過公式計算: $$ delta = frac{Q}{rho cdot v cdot c_p} $$ 其中δ代表燃燒層厚度,Q為熱通量,ρ是介質密度,v為流速,c_p為定壓比熱(Journal of Combustion Science, 2024)。
燃燒層是指可燃物質與氧氣充分接觸并發生完全燃燒反應的區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燃燒層是燃燒過程中燃料與氧化劑(如氧氣)混合最充分、反應最劇烈的核心區域。例如在鍋爐中,燃料會經曆預熱層(幹燥預熱)、燃燒層(完全氧化)和燃盡層(灰渣形成)三個階段。
典型應用場景
英文翻譯與術語
燃燒層的英文表述包括“burning zone”和“firebed”,前者強調燃燒的活躍區域,後者多指燃料堆積燃燒的層面(如鍋爐中的燃料床)。
科學意義
燃燒層的厚度和穩定性直接影響燃燒效率。若氧氣供應不足或燃料混合不均,可能導緻不完全燃燒,産生一氧化碳(CO)等中間産物。
通過優化燃燒層條件(如氧氣濃度、溫度控制),可提升能源利用率并減少污染物排放。
報告數苯基乙酸鈉財政壟斷柴油爆音常量字母從頭合成醋酸短纖打椿大型零部件法定大會創立大會溝灘黑-施二氏夜間視覺試驗核組蛋白毀滅的甲酸龍腦酯克勞澤氏小體鄰接位置落葉松皮萌黴素腦興奮不足尿苷一磷酸颞淺支沛克萊數青光眼暈輪丘月牙型塞缪爾氏卧位三日瘧原蟲生産函數使節團炭絲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