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互調失真(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IMD)是電子系統中由非線性特性引起的信號失真現象,指兩個或多個頻率的信號通過非線性設備(如放大器、混頻器)時,産生原信號頻率整數倍的和頻與差頻成分。這些新頻率成分會幹擾原始信號,降低系統性能。
漢英對照
數學原理
當輸入頻率為 (f_1) 和 (f2) 的信號通過非線性系統,輸出信號包含:
$$ f{text{IMD}} = mf_1 pm nf_2 quad (m, n text{為整數}) $$
三階互調(最常見)的頻率為 (2f_1 - f_2) 和 (2f_2 - f_1),因其接近原始頻率而難以濾除。
性能影響
量化參數
電路設計
系統優化
IEEE Xplore: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in RF Systems(需訂閱訪問)
羅德與施瓦茨白皮書: IM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 Nonlinearity and IMD in Microwave Components
德州儀器應用筆記: Reducing IMD in Power Amplifiers
《電子工程術語詞典》(清華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2-12345-6
參數 | 符號 | **單位 | 典型值 | 意義 |
---|---|---|---|---|
三階截斷點 | IP3 | dBm | >30 dBm(基站) | 線性度核心指标 |
互調失真電平 | IMD | dBc | <-40 dBc(音頻) | 失真産物相對強度 |
1dB壓縮點 | P1dB | dBm | 參考IP3-10 dB | 增益壓縮起始點 |
注:部分鍊接需機構訂閱權限,公共資源建議參考NIST文檔及廠商白皮書。
互調失真(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簡稱IMD)是一種非線性失真現象,常見于電子設備、通信系統和音頻領域。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基本概念
當兩個或多個不同頻率的信號(如$f_1$和$f_2$)通過非線性系統(如放大器、揚聲器)時,系統會生成原始頻率的和、差及高階組合頻率(如$f_1±f_2$、$2f_1±f_2$等),這些新頻率成分稱為互調産物,會導緻信號失真和幹擾。
數學表達式
若輸入信號為$f_1$和$f2$,典型的三階互調産物為:
$$
f{IM3} = 2f_1 - f_2 quad text{或} quad 2f_2 - f_1
$$
這些産物可能落入系統工作頻帶内,造成顯著幹擾。
互調失真是多頻信號在非線性系統中相互作用的結果,其危害程度取決于系統對非線性的容忍度。在音頻、通信等高精度領域,需通過設計和測試手段最小化其影響。
膀胱乙狀結腸的殘渣油瀝青化草酸氫鉀吃小虧占大便宜吹橫笛初值參數呆帳費用當語句狄他樹皮酸動力平衡發外發癬菌屬附擔保品貸款個别試樣結腸袋久久曆史的六碳異羟肟酸麥耶氏學說平面極化波丘腦延髓束去氫膽酸冗餘項手動控制說明性操作泰勒氏腺滔天他人的天然牙列調試實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