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發電英文解釋翻譯、火力發電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電】 thermal power
分詞翻譯:
火的英語翻譯:
ammunition; anger; fire; urgent
【醫】 fire; ignis; pyro-
力的英語翻譯:
all one's best; force; power; puissance; strength
【化】 force
【醫】 dynamo-; ergo-; force; potency; potentia; Power; stheno-; strength; vis
發電的英語翻譯:
generate electricity
專業解析
火力發電(Thermal Power Generation)是以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氣、石油等)燃燒産生的熱能驅動蒸汽輪機或燃氣輪機,進而通過發電機轉化為電能的過程。其核心原理基于熱力學能量轉換,即燃料的化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
1.技術原理與流程
火力發電系統通常包括燃料處理、鍋爐燃燒、蒸汽生成、渦輪機驅動、發電及餘熱回收等環節。燃料燃燒産生高溫高壓蒸汽推動渦輪旋轉,渦輪帶動發電機轉子切割磁感線,形成電流(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公式表達為:
$$
W = eta cdot Q
$$
其中,( W )為輸出電能,( Q )為燃料燃燒釋放的熱量,( eta )為熱效率(現代機組約為35%-45%)。
2.燃料類型與特性
- 煤炭:成本低但碳排放高,占全球火力發電量的60%以上(國際能源署,2023年數據)。
- 天然氣:燃燒效率高且污染物較少,適用于聯合循環燃氣輪機(CCGT)技術。
- 生物質混燃:通過摻燒生物質降低碳足迹,例如稭稈與煤混合燃燒。
3.環境影響與改進方向
火力發電是主要的人為二氧化碳排放源之一,同時釋放硫氧化物(SOₓ)、氮氧化物(NOₓ)等污染物。當前技術改進聚焦于:
- 碳捕集與封存(CCS):捕獲煙氣中90%以上的CO₂(國際能源署技術路線圖)。
- 超超臨界機組:提高蒸汽參數以提升熱效率(中國國家能源局,2024年報告)。
4.全球應用現狀
截至2024年,火力發電仍占全球電力供應的65%以上,發展中國家依賴度更高(如印度煤炭發電占比75%)。歐美國家逐步淘汰煤電,轉向天然氣與可再生能源互補模式。
參考來源:中國國家能源局《電力發展年報》、國際能源署(IEA)《全球能源評估報告》、IEEE Xplore《熱力發電技術綜述》、生态環境部《燃煤電廠污染物控制白皮書》。
網絡擴展解釋
火力發電是通過燃燒化石燃料(如煤、天然氣、石油)或生物質燃料,将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1.基本原理
- 燃料燃燒:燃料在鍋爐中燃燒釋放熱能,加熱水生成高溫高壓蒸汽。
- 能量轉換:蒸汽推動汽輪機旋轉,将熱能轉化為機械能;汽輪機帶動發電機,進一步将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2.主要類型
- 燃煤發電:最常見形式,成本低但污染較高。
- 燃氣發電:使用天然氣,效率更高且排放較低。
- 燃油發電:多用于應急或調峰,成本較高。
- 生物質發電:燃燒稭稈等可再生資源,碳排放相對中性。
3.優缺點分析
- 優點:
- 技術成熟,供電穩定,適合作為基荷電源。
- 燃料易儲存,可靈活調節發電量。
- 缺點:
- 排放溫室氣體(CO₂)和污染物(SO₂、NOx),加劇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
- 依賴不可再生資源,長期可持續性低。
4.現狀與發展
- 全球約60%電力來自火電,中國占比超70%(2023年數據)。
- 轉型方向:
- 采用超超臨界技術提升燃煤效率(達45%以上)。
- 推廣碳捕獲與封存(CCUS)減少排放。
- 逐步增加燃氣發電比例,替代老舊燃煤機組。
5.環境影響
- 每千瓦時煤電約排放0.8-1.0千克CO₂,需配套脫硫、脫硝設備降低污染。
火力發電是當前電力系統的支柱,但面臨環保壓力。未來需通過技術創新向高效清潔方向轉型,平衡能源需求與生态保護。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玻瓶培養播散性肺結核超電流超聲凝聚赤字債券彌補支绌債券大汽鍋電洞電子對渎職法定資本非磁體海關沒收恒載懷古甲軟化空氣冷卻式藜蘆異煙肼瀝青焦油六六六石膏磚爐内檢視孔綠歐小檗根皮拍賣目錄全息圖面人結核分支杆菌砂心間稅務顧問味道未嫁的萎縮硬化性苔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