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黴素英文解釋翻譯、灰黴素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grisein
【醫】 grisein; grisemine; grisine
分詞翻譯:
灰的英語翻譯:
ash; discouraged; dust; grey
【醫】 ash; spodo-
黴的英語翻譯:
mildew; mold; mould
【醫】 mildew; mold; mould
素的英語翻譯:
element; native; plain; usually; white
【建】 chart
專業解析
灰黴素(Griseofulvin)是一種由青黴菌屬真菌産生的天然抗真菌抗生素,中文标準譯名為灰黃黴素。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與藥理作用
灰黴素通過幹擾真菌細胞壁的微管蛋白合成,抑制真菌有絲分裂,從而阻止真菌菌絲侵入角質層。它主要對皮膚癬菌(如毛癬菌屬、小孢子菌屬)有效,但對酵母菌、細菌或深部真菌無效。其作用機制是結合真菌微管蛋白,破壞紡錘體結構,使真菌細胞分裂停滞于中期。
二、臨床應用
作為口服抗真菌藥,灰黴素用于治療由敏感菌引起的皮膚、毛發和指甲感染,如:
- 頭癬(頭皮癬菌病):兒童頭癬的一線治療藥物,需連續服用4-6周。
- 體癬、股癬:適用于局部藥物療效不佳的頑固性感染。
- 甲癬(指甲真菌感染):因藥物在指甲中濃度較低,療程需長達6-12個月。
三、藥代動力學特性
- 吸收:脂溶性高,高脂飲食可提升吸收率30%-70%。
- 分布:優先富集于皮膚角質層、毛發及指甲。
- 代謝與排洩:經肝髒代謝,半衰期約24小時,主要通過尿液排出。
四、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常見副作用包括頭痛、胃腸道不適、光敏性皮疹。嚴重不良反應罕見,但可能引發肝毒性或血液系統異常。用藥期間需定期監測肝功能和血常規。孕婦禁用(可能緻畸),且與華法林等藥物存在相互作用。
五、權威來源參考
-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藥典:定義灰黴素為抗皮膚癬菌抗生素(WHO International Pharmacopoeia)。
-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PubChem):化學标識號 CAS 126-07-8,分子式 C17H17ClO6(PubChem Compound Summary)。
- 《中國藥典》2020年版:收錄灰黃黴素原料及片劑标準(國家藥典委員會)。
注:術語"灰黴素"為"灰黃黴素"的非規範舊稱,現行标準名稱以藥典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灰黴素”可能存在兩種不同指向,需結合上下文區分:
一、作為灰黃黴素的别名
灰黴素常被用作灰黃黴素(Griseofulvin)的簡稱。這是一種抗真菌藥物,具體信息如下:
- 藥理作用
通過幹擾真菌核酸合成,抑制其有絲分裂,對皮膚癬菌(如毛癬菌、小孢子菌)有效,但對念珠菌、細菌等無效。
- 臨床應用
主要用于治療頭癬、體癬、手足癬等淺部真菌感染,需長期服用。
- 不良反應
包括頭痛、惡心、皮疹等,偶見肝毒性。
二、指代化合物Griseomycin
部分化工網站提到另一種化合物,CAS號1393-89-1,分子式$C{25}H{46}ClNO_8$,分子量524.17。但相關描述較少,且權威性較低,可能為化工中間體或研究用物質,具體用途未明确。
注意事項
- 若涉及醫藥用途,通常指灰黃黴素,建議通過CAS號(126-07-8)或化學名稱進一步确認。
- 若為化工領域提及的Griseomycin,需結合具體實驗數據或專業文獻核實。
建議在學術或醫療場景中優先參考權威藥典或文獻,避免混淆。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北冰洋背部諸肌編號帳戶一覽表串聯電感電力表耳蝸軸非應計資産風平浪靜富中子核共同租貸的不動産含氯脂族化合物狡辯者計價的工作警報球精光急造挎包臨檢及搜索權卵生怒號的胚質期末淨損益部份其他制造費用驅動範圍電位任選港噻唑砜矢狀窦隨帶托盤脫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