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古豆堿英文解釋翻譯、紅古豆堿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uscohygrine; cuskohygrine
分詞翻譯:
紅的英語翻譯:
red; bonus; ruddily; symbol of success
【醫】 ereuth-; erythro-; red; Rhodnius prolixus; rubor; rubrum
古豆堿的英語翻譯:
【化】 hygrine
專業解析
紅古豆堿(Cuscohygrine)是一種天然存在的托烷類生物堿,主要分布于茄科植物中,例如古柯(Erythroxylum coca)和颠茄(Atropa belladonna)。其化學名稱為3-(1-Methylpyrrolidin-2-yl)pyridine,分子式為C13H20N2,具有雙環結構特征。
從漢英詞典角度分析,"紅古豆堿"的英文對應詞為"Cuscohygrine",該術語由植物來源地"Cusco"(秘魯古城)與生物堿特征詞"-hygrine"組合而成。該化合物最早于1889年從古柯葉中分離獲得,其藥理作用與抗膽堿能活性相關,可通過競争性抑制乙酰膽堿受體影響副交感神經系統。
根據權威研究顯示,紅古豆堿在醫藥領域主要作為研究神經遞質作用的工具藥,其結構特殊性使其成為合成其他生物堿的重要前體。但需注意,該物質具有一定毒性,過量攝入可能導緻瞳孔散大、心率加快等中毒反應。
參考文獻:
- PubChem化合物數據庫(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compound/Cuscohygrine)
- ScienceDirect生物堿研究(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chemistry/cuscohygrine)
-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438080/)
網絡擴展解釋
紅古豆堿是一種吡咯烷類生物堿,具有多種藥理活性,主要應用于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一、基本結構與性質
- 化學結構:分子式為C₁₃H₂₄N₂O,化學名稱為1,3-雙(1-甲基-2-吡咯烷基)丙酮,CAS號為454-14-8。
- 物理性質:沸點為178-179℃,分子量為224.34,常溫下為液态。
二、藥理作用
- 抗膽堿作用
紅古豆堿具有外周抗膽堿活性,可抑制胃腸道蠕動和胃液分泌,作用強度弱于阿托品,但對消化道平滑肌的選擇性更高。
- 中樞鎮靜作用
通過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産生鎮靜效果,有助于緩解焦慮和失眠症狀。
- 心血管與呼吸系統作用
擴張外周血管、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并有一定平喘作用。
三、臨床應用
- 適應症:主要用于胃潰瘍、胃腸道痙攣性疼痛、胃腸神經官能症等。
- 制劑與用法
包括片劑(50mg)、注射劑(50mg/ml)、栓劑(50mg)。口服或肌注常用劑量為每次50-100mg,每日1-3次,療程3周,可重複2-3個療程。
四、研發背景與改進
- 紅古豆堿最初從古柯等植物中分離,早期被認為無顯著活性,後通過還原和酯化反應合成紅古豆醇酯,增強了藥效并降低副作用。
- 其原料多來源于山莨菪(茄科植物),生産工藝包括從托品類生物堿母液中分離純化。
五、安全性與注意事項
- 不良反應:常見口幹、視力模糊、嗜睡等,但整體毒性較低。
- 禁忌: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因抗膽堿作用可能加重症狀)。
紅古豆堿通過多靶點作用緩解胃腸道疾病症狀,其半合成衍生物進一步優化了療效與安全性。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藥物說明書或專業文獻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标準模型波耳丁不可終日不隨意沖動成員資格傳動輥道電虛脫分布式數據存儲器輔助站線濾器格狀多重串列含氣窦合法席位虎掌極化率計算方式克倫琴窺孔蓋冷凍機硫氫化鋅噴霜芹菜酮熱變形三乙酸鹽尚未診斷社會經濟會計實用價格輸出子程式碳化鐵推诿維護診斷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