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acesulpham k
compose; compound; prefabricate; synthesize; synthetic
【化】 synthesis
【醫】 synthesis; synthesize
【經】 compound; synthesis
saccharin
【化】 benzoic sulfimide; benzosulfimide; saccharin; sulfinid
【醫】 benzosulfimide; garantose; glucide; glucidum; glucusimide; gluside
glycophenol; saccharin; saccharinol; saccharinum; saxin; sulfinide
sulphinide; sycose
合成糖精(Saccharin)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甜味劑,其化學名為鄰磺酰苯甲酰亞胺(C₇H₅NO₃S)。以下是基于漢英詞典視角的詳細解析:
定義與化學結構
合成糖精屬于苯甲酸衍生物,分子式為C₇H₅NO₃S,甜度約為蔗糖的300-500倍,但不參與人體代謝,因此不含熱量。英文對照描述為“a white crystalline compound used as a non-nutritive sweetener”(《化學術語詞典》)。
物理化學性質
糖精微溶于水(1g/290mL),易溶于堿性溶液,在高溫下穩定性強,適用于烘焙食品。其鈉鹽形式(糖精鈉)溶解性更佳,常見于工業化生産(《食品添加劑手冊》)。
曆史與應用
1879年由美國化學家Ira Remsen首次合成,20世紀初作為蔗糖替代品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尤其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緩解糖類短缺問題(《美國化學會志》檔案記錄)。
安全性評價
美國FDA于2000年撤銷1970年代提出的潛在緻癌風險警告,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确認其每日允許攝入量(ADI)為5mg/kg體重(《聯邦法規21章》第180章)。
以下是關于“合成糖精”的詳細解釋:
合成糖精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非營養性甜味劑,化學名稱為鄰磺酰苯酰亞胺(化學式:C₇H₅NO₃S),通常以鈉鹽形式存在(即糖精鈉)。其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但幾乎不含熱量,且不被人體代謝吸收。
糖精主要通過煤焦油衍生物甲苯或苯磺酰氯與氨基甲酸酯等原料,經過多步化學反應制成,包括碘化、氯化、氧化、氨化、結晶脫水等工藝。例如,甲苯經磺化、氨化等步驟生成鄰磺酰苯酰亞胺。
糖精于1878年被發現,是曆史最悠久的人工甜味劑之一。目前各國對其使用有嚴格限量标準,需按食品添加劑規範控制。
如需更完整的生産工藝或安全性研究,可參考、5、9的詳細内容。
膀胱前列腺切除術苯喹胺冰堆丘丙溴醇博赫達勒克氏管程式控制的惰性氣體多絲焊碘铋化鈉諷刺者負離子裂解豪邁橫向應變緩和醚回頰咽膜前中胚層截短側耳素接續協議基金清帳吉利遜斜齒輪制機記錄重構拘提令控制台間信息控制程式曆史成本與可實現淨值孰低螺形纖絲體凝切術歐市驅縧蟲的熱梯度繩針四氧化三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