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氯氟烴英文解釋翻譯、含氯氟烴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建】 chloro-fluocarbons; chloro-fluor-hydrocarbons; chloro-fluorocarbons
分詞翻譯:
含的英語翻譯:
cherish; contain; keep in mouth
【機】 include
氯的英語翻譯:
chlorine
【醫】 C1.; chlor-; chlorine; chlorinum; chloro-; chlorum; niton
氟的英語翻譯:
fluorine
【化】 fluorine
【醫】 F.; fluorine
烴的英語翻譯:
【化】 hydrocarbon
【醫】 carbureted hydrogen; hydrocarbon
專業解析
含氯氟烴(Hánlǜ Fútīng),英文對應Chlorofluorocarbons (CFCs),是一類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以下是基于化學、環境科學及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術語定義與化學特性
-
基本構成
含氯氟烴由碳(C)、氯(Cl)、氟(F)原子組成,通式為 CₘClₙFₖ,不含氫原子。常見代表物質包括:
- CFC-11(三氯一氟甲烷):化學式 (ce{CCl3F})
- CFC-12(二氯二氟甲烷):化學式 (ce{CCl2F2})
-
物理性質
常溫下為無色氣體或液體,化學性質穩定,不易燃,低毒性。曾廣泛用作制冷劑、發泡劑和噴霧推進劑。
二、環境影響與科學共識
-
臭氧層破壞機制
CFCs 釋放至平流層後,在紫外線輻射下分解出氯自由基(Cl•),觸發鍊式反應,導緻臭氧(O₃)分解。1個氯原子可破壞數萬個臭氧分子。
-
溫室效應貢獻
CFCs 的全球變暖潛能值(GWP)可達二氧化碳的數千倍,是《京都議定書》管控的強效溫室氣體。
三、國際管控與替代進程
-
《蒙特利爾議定書》
1987年籤署的國際公約要求逐步淘汰CFCs生産和使用。截至2020年,全球已淘汰99%的消耗臭氧層物質。
-
替代品發展
氫氯氟烴(HCFCs)和氫氟烴(HFCs)曾作為過渡替代品,但因高GWP問題,新一代制冷劑如氫氟烯烴(HFOs)逐步推廣。
四、同義詞與相關術語
- 中文别名:氟利昂(Freon,曾為商品名,現泛指CFCs)
- 英文關聯詞:
- ODS(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消耗臭氧層物質)
- Halon(含溴氟烴,滅火劑成分,同屬ODS)
參考資料
- IUPAC化學術語定義:Chlorofluorocarbons
- UNEP臭氧層破壞科學原理
- IPCC AR6溫室氣體清單
- UNEP《蒙特利爾議定書》2023年執行報告
- NOAA消耗臭氧層物質評估(2022)
網絡擴展解釋
含氯氟烴(Chlorofluorocarbons,縮寫為CFCs)是一類由氯、氟和碳元素組成的人造有機化合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性質
- 化學結構:通過鹵化反應将烷烴中的氫原子部分或全部替換為氯和氟原子形成,例如CFC-12(二氯二氟甲烷)的化學式為$text{CCl}_2text{F}_2$。
- 物理特性:常溫下為惰性氣體,化學性質穩定,不易燃、無毒且易液化,適合作為制冷劑和噴霧推進劑。
2.主要用途
- 制冷劑:廣泛用于冰箱、空調等設備的制冷系統。
- 氣霧劑:作為發膠、殺蟲劑等罐裝産品的推進劑。
- 工業應用:包括塑料泡沫發泡劑、電子元件清洗劑及滅火劑等。
3.環境影響
- 臭氧層破壞:CFCs進入平流層後,在紫外線作用下釋放氯原子,催化分解臭氧分子,導緻臭氧層空洞。
- 國際管控:1987年《蒙特利爾議定書》要求逐步淘汰CFCs生産,至1996年全球已基本禁止。
4.曆史背景
- 發明與使用:1928年由美國科學家托馬斯·米基利合成,20世紀中期因性能優越被大規模應用。
- 替代品發展:現多采用氫氟碳化物(HFCs)等對臭氧層無害的物質替代。
含氯氟烴曾推動現代工業發展,但其環境危害促使全球采取行動。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化學分類或國際協議細節,可參考、5、6等權威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息香香化豬油鋇基潤滑油苯精表┢兒茶素表示許可的标準距閉路電視播送吡唑酮彩蚌抽動的促使反抗的煩亂的芬斯克公式福-弗二氏法夫拉克Ⅲ骨瘘還清接受判決精神界冷凝油沒有用處的漂泊的溶劑合異構酸離子銅絲布托簧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