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寒冷期英文解釋翻譯、寒冷期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lgid stage

分詞翻譯:

寒冷的英語翻譯:

coldness; chillness; frigidity; iciness
【醫】 algidity; crymo-; frigidity; krymo-; psychro-

期的英語翻譯:

a period of time; expect; sheduled time
【化】 term
【醫】 period; phase; stadia; stadium; stage; time
【經】 term

專業解析

寒冷期的漢英詞典釋義

寒冷期(hán lěng qī)在漢英詞典中通常對應以下英文釋義:

  1. Cold Period

    指氣候學中溫度顯著低于平均水平的自然階段,持續時間可從數年至上萬年。該術語強調長期性與系統性低溫特征,常見于地質曆史研究(如冰河時代間冰期)。

    來源:地質學領域标準術語庫

  2. Glacial Period

    特指地球曆史上大規模的冰川擴張階段,如第四紀冰期(Quaternary Glaciation)。此時全球氣溫驟降,冰蓋覆蓋高緯度地區,海平面下降。

    來源:國際氣候學術研究共識

  3. Cold Spell

    用于描述短期(數日至數月)異常低溫現象,例如氣象預報中的"寒潮"(cold snap)。區别于長期氣候周期,強調突發性與暫時性。

    來源:世界氣象組織(WMO)公報


學科應用差異


權威參考來源(基于真實出版物,無有效鍊接時标注來源類型):

  1. 《英漢地質學詞典》(科學出版社)
  2. 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術語表
  3. 世界氣象組織官網氣候術語庫(wmo.int)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直接可引用的網頁鍊接,以上釋義整合自專業領域工具書及國際機構公開定義,确保術語解釋的學術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

“寒冷期”指氣候學中溫度顯著低于平均水平的持續階段,通常與區域性甚至全球性氣候波動相關。以下從定義、曆史劃分及影響三方面進行解析:

一、基本定義

寒冷期在氣象學中指日平均氣溫連續處于零攝氏度以下的階段,其持續時間因地域差異而不同。例如我國北方寒冷期長于南方,呈現由北向南遞減的特征。

二、中國曆史上的寒冷期劃分

  1. 西周寒冷期(約公元前1000年-前850年)
    《竹書紀年》記載周孝王時期長江、漢水凍結,氣候較現代更冷。

  2. 東漢南北朝寒冷期(公元1世紀-600年)
    公元4世紀達到頂點,渤海灣連續三年結冰可通車馬,年平均氣溫較現代低2-4℃。

  3. 兩宋寒冷期(1000年-1200年)
    太湖全境結冰可通車,福州荔枝多次凍死,标志中世紀溫暖期結束。

  4. 明清小冰期(1550年-1900年)
    全球性寒冷階段,公元1725年前後為極寒期,歐洲稱“現代小冰川”。

三、影響與意義

寒冷期往往伴隨農業減産、社會動蕩,如東漢寒冷期可能促使北方遊牧民族南遷。同時,這類氣候變化為研究自然規律與人類活動關系提供了關鍵案例。

注:不同文獻對寒冷期劃分存在差異,可能與研究範圍(如中國/全球)或時間精度有關。完整曆史數據可參考氣候學專著或權威數據庫。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胺化變應疹槽形連杆常液面錘子對策程式二甲胂基三氯戈維恩氏液光譜化學分析果糖耐量試驗滑車神經交叉甲苯肼極惡的胫骨骨折居留證均壓交流機磷酸一鈣倫-科二氏試驗螺旋面濾波器阻抗補償器明礬乳清貧溶液取向機制熱封包裝機人工輸入弱配位場三極管氣體裡射少分配的施赈人員烷芳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