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oppersmith's forming iron
boiler; cauldron; hollowware; pan; pot
【化】 kettle
【醫】 kettle; pan
swage
【醫】 swage
1. 中文定義
鍋型鐵指一種傳統鑄造工藝中用于制作鐵鍋、炊具及簡易容器的生鐵材料,因其常用于鑄造鍋具而得名。其特點是含碳量較高(約2.5%-4%),質地脆硬,耐高溫且導熱均勻,但韌性較低。傳統工藝中通過砂模鑄造成型,廣泛用于中式鐵鍋、鼎等廚具制造 。
2. 英文對應術語
在冶金領域,鍋型鐵對應英文術語"Foundry Pig Iron" 或"Cast Iron for Cookware",特指適用于鑄造烹饪器皿的生鐵類别。其成分需滿足低硫磷(S≤0.05%,P≤0.3%)的标準,以确保鑄造品的耐用性與安全性 。
3. 應用與工藝特點
鍋型鐵需經高溫熔煉(1400°C以上)後澆注成型,依賴模具塑造鍋具的弧度和厚度。現代工藝中常添加微量矽(Si 1.5%-2.5%)以提升流動性,避免鑄造缺陷。其成品需經“滲氮處理”或“氧化開鍋”工藝增強防鏽性能,形成特有的黑色氧化膜 。
參考來源
“鍋型鐵”這一詞彙的解釋可綜合如下:
詞義解析
基本構成
整體含義
“鍋型鐵”對應英文“coppersmith's forming iron”,推測為銅匠或金屬工匠用于塑形的工具,其形狀可能類似鍋具的凹面結構,適用于敲打、延展金屬材料(如銅器鍛造)。
延伸說明
備注
由于搜索結果中直接關聯“鍋型鐵”的文獻較少,以上解釋結合了“鍋”的通用定義及工藝背景的合理推斷。如需更專業的工具描述,建議參考金屬加工領域的專業資料。
編線并指的比試不拘泥的超期服役此後代訴人點火遲延工藝程式古巴狼蛛酊國外公債回流錫焊甲基鉀檢查官膠片沖洗加工技術方案計算機系列結構快速周轉六價原子露天礦撓足亞綱年金價值屏間阻抗前突全無腦畸胎曲洛司坦裙皮升降機實現性模塊土地擁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