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北大西洋公約英文解釋翻譯、北大西洋公約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North Atlantic Treaty

分詞翻譯:

北的英語翻譯:

north; northward

大西洋的英語翻譯:

Atlantic; the Atlantic; the Big Ditch; the Great Lake

公約的英語翻譯:

convention; joint pledge; pact
【經】 pact

專業解析

北大西洋公約(North Atlantic Treaty)

漢英詞典釋義

“北大西洋公約”指1949年4月4日由12國在華盛頓籤署的集體防禦條約,其英文名稱為 North Atlantic Treaty。該條約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核心條款規定:對任一成員國的武裝攻擊,将被視為對所有成員國的攻擊(“集體防禦原則”,即《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


核心内容解析

  1. 條約性質與目标

    公約是二戰後西方陣營的集體安全協定,旨在遏制潛在軍事威脅、維護歐洲與北美安全。成員國承諾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争端,并通過持續合作增強集體防禦能力。

  2. 關鍵條款

    • 第五條(集體防禦):攻擊一成員國即觸發全體共同反應,構成北約存在的法理基石。
    • 第三條(軍事準備):要求成員國通過持續自助與互助維持防禦能力。
    • 第四條(協商機制):當任一成員國認為領土完整或安全受威脅時,可啟動全體協商。
  3. 曆史意義

    公約标志着冷戰時期西方防務體系制度化,奠定了跨大西洋安全框架。其後續擴展(如1999年首次東擴)持續影響全球地緣政治格局。


權威來源參考

注:因部分原始文獻庫訪問權限限制,建議通過官方機構渠道獲取完整文本。詞典釋義綜合了條約法律效力、曆史語境及國際關系學界共識。

網絡擴展解釋

北大西洋公約是1949年由美國、加拿大及部分歐洲國家共同籤署的國際軍事同盟條約,其核心内容可概括如下:

一、基本定義

北大西洋公約(North Atlantic Treaty)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成立基礎,簡稱"北約"。該條約以集體防禦為核心原則,規定任一締約國遭受攻擊時,其他成員國需共同應對。

二、成立背景

  1. 籤署時間:1949年4月4日在美國華盛頓正式籤署,同年8月24日生效。
  2. 創始成員國: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意大利、葡萄牙、丹麥、挪威、冰島共12國。
  3. 戰略目标:初期為對抗蘇聯擴張,後演變為維護歐洲—大西洋地區安全的軍事聯盟。

三、核心條款

四、發展演變

  1. 冷戰時期:作為資本主義陣營對抗華約的核心力量,部署大量核武器。
  2. 後冷戰時代:轉型為地區安全組織,參與科索沃戰争、阿富汗反恐等行動。
  3. 現狀:截至2024年已擴展至30個成員國,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

五、戰略意義

該公約使美國得以主導歐洲防務體系,标志着西方軍事戰略同盟的正式形成。其"延伸威懾"政策通過核共享機制影響全球安全格局。

可通過北約官網()或智庫文獻()獲取更詳盡的條約文本及實施細則。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暴殄天物布濾材財産描述程式代碼顔色持續麻醉法次等複印件低于市場價格基礎的價值二氨縮三個糠醛光度測定管狀腺泡的矽華後外柱環眼螺帽灰層呼叫小時假狼瘡繼電器電路接觸性闌尾炎脊肌癱瘓空間電荷效應卵巢移植物輪齒遊标卡規麥芽糖尿滿天普通承兌鉛鹽加厚法區帶打孔樹枝狀模型斯替維醇調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