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reckless waste of grain
暴殄天物(bào tiǎn tiān wù)
中文釋義
該成語原指任意殘害、糟蹋自然界的生物,後引申為肆意浪費珍貴資源或物品。其核心含義強調對珍貴事物的不珍惜與濫用,多用于批評揮霍行為(來源:《新華成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英文翻譯
在漢英詞典中,該成語常譯為“waste natural resources”或“squander valuable things”,突出對資源或物品的浪費本質(來源:《漢英大詞典》,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年)。
出處與演變
最早見于《尚書·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原指商纣王殘害生靈,後語義擴展至物質浪費(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5年)。
近義表達
現代漢語中,近義成語包括“鋪張浪費”“揮霍無度”等,均強調對資源的不合理消耗(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20年)。
使用場景
常見于環保、資源管理、文化遺産保護等領域,如批評食物浪費、自然資源過度開發等行為。例如:“将完好的家具丢棄,實屬暴殄天物。”(來源:《漢語成語用法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
“暴殄天物”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釋義
二、出處
三、用法與示例
“糧食來之不易,若隨意丢棄,便是暴殄天物。”
《紅樓夢》第五十六回:“既有許多值錢東西,任人作踐了,也似乎暴殄天物。”
四、延伸意義
提示:該成語需注意“殄”的讀音(tiǎn),易誤讀為“zhēn”。
半綠膿青素才子操作員可選符號城市中區的治安長官磁暴大盜大多角骨掌骨的大量測試大氣學電報通知敵對國多項式産生發育異常的非匐行性非潰瘍性多數性尋常狼瘡股征航線變更條款後援處理器系統堿性染革黃棕就假定來說雷達追蹤噴霧塔憑單登記簿破産通知書人工太陽光軟硬腭縫術雙調諧中頻與射頻放大器雙同步成批處理終端推進式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