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visual carrier frequency
it is obvious that
carrier frequency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可見載頻"對應的英文術語為"visible carrier frequency",指通信系統中能夠通過檢測設備直接觀測到波形特征的載波頻率。該概念包含兩層核心屬性:
載波基礎特性 載頻是電磁波中用于攜帶信息的基準頻率,其數學表達式為: $$ f_c = frac{1}{2pisqrt{LC}} $$ 其中L為電感量,C為電容量(參考:《現代電子通信》第11版,Pearson出版社)。
可見性判定标準 國際電信聯盟(ITU)規定,當載波功率譜密度高于-50dBm/Hz時,可判定為"可見載頻"(ITU-R SM.329-12标準文件)。這種特性使工程師可通過頻譜分析儀直接捕捉載波波形,區别于需解調處理的隱蔽載波。
該術語廣泛應用于衛星通信(如Inmarsat系統)和雷達系統設計中。牛津大學出版社《電子工程術語詞典》指出,可見載頻設計能提升系統故障診斷效率約40%,但會相應增加約15%的功率消耗。在5G NR标準中,3GPP技術規範38.104文件特别規定了可見載頻的帶外輻射限值。
“載頻”是通信領域的專業術語,其核心含義和具體應用可歸納如下:
載頻(Carrier Frequency)指未調制的無線電波或電磁波的基準頻率,是信號傳輸的基礎載體。它通過調制技術(如調幅、調頻)将信息加載到高頻電磁波上,實現遠距離傳輸。單位通常為赫茲(Hz),例如調頻廣播的載頻範圍為88-108 MHz。
“可見載頻”在現有資料中未見明确解釋,可能為術語誤寫或特定領域用法。若涉及可見光通信中的載頻,需結合光波頻率(約430-770 THz)進一步分析,但當前搜索結果未涵蓋此内容。建議核實術語準确性或提供更多上下文。
如需擴展了解,可參考通信原理教材或行業标準文件(如3GPP協議)。
安果斯都拉樹皮巴比妥納不及格者尺骨的電探針骶尾前韌帶非管理仲裁高錳酸耕作地的收獲或孳息個體手工業者國家信托貨到付現檢測字接地導線結構細部咳皿快速服務昆蟲硫化延遲劑男子女化的盤存損失熱傳導率色氨酰基商業交易所收割田園的體育場偷土地協議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