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編微程式主機英文解釋翻譯、可編微程式主機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microprogrammable host machine
分詞翻譯:
可的英語翻譯: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編的英語翻譯:
plait; raddle; weave
微程式的英語翻譯:
【計】 microcode routine; microprogram; MP
主機的英語翻譯:
lead plane; main engine; mainframe
【計】 BM; frame work; H; HC; host computer; host machine
【經】 main frame
專業解析
可編微程式主機 (kě biān wēi chéngxù zhǔjī)
對應的英文術語為Microprogrammable Host Computer 或Microprogrammable Mainframe。
-
核心概念解析
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主機(大型計算機或核心處理單元),其控制單元采用微程式控制(Microprogramming)技術實現,并且該微程式是可由用戶或系統設計員編寫或修改的。
- 微程式 (Microprogram):位于硬件指令集(機器指令)和物理電路之間的抽象層。它是一系列低級的、細粒度的微指令 (Microinstructions) 的集合,這些微指令直接控制CPU内部的數據通路、寄存器傳輸和算術邏輯單元(ALU)的操作。每條機器指令(如ADD, MOV)的執行實際上是由一段對應的微程式(一串微指令序列)來完成的。
- 可編 (Programmable):意味着該主機提供的微程式存儲(通常是高速控制存儲器,如ROM或可寫控制存儲器WCS)中的内容不是固定不變的。用戶或系統設計員可以根據特定需求(如實現自定義指令集、優化性能、仿真其他計算機架構)來編寫、修改或加載新的微程式。
- 主機 (Host Computer/Mainframe):指在系統中承擔核心計算和控制任務的計算機,通常指大型、高性能的計算機系統。
-
技術特點與優勢
- 靈活性 (Flexibility):是其主要優勢。通過修改微程式,可以在不改變硬件電路的情況下,改變或擴展機器的指令集,優化指令的執行效率,甚至使一台物理機器仿真另一台不同架構的機器(仿真)。
- 簡化硬件設計 (Simplified Hardware Design):相較于完全由硬連線邏輯(Hardwired Control)實現的控制單元,微程式控制将複雜的控制邏輯轉化為存儲在控制存儲器中的微指令序列,降低了硬件設計的複雜性,提高了設計的可管理性和可靠性。
- 便于調試與更新 (Easier Debugging and Updates):微程式存儲在存儲器中,比修改硬件電路更容易進行調試和更新。對于需要定制化指令或適應新标準的場景非常有用。
- 性能權衡 (Performance Trade-off):微程式控制通常比精心設計的硬連線控制慢一些,因為每條機器指令的執行需要從控制存儲器中讀取多條微指令并執行。但隨着高速存儲技術的發展,這種差距已顯著縮小。
-
應用場景
曆史上,可編微程式主機在計算機體系結構研究和需要高度定制化計算的領域(如早期的高性能計算、專用系統開發)中非常重要。經典的例子是IBM System/360系列,其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其微程式控制的設計,使得不同性能型號的機器能保持指令集兼容性。現代處理器中,微程式控制(常固化在ROM中)仍然廣泛用于實現複雜指令集(CISC),但其“可編程”特性在通用處理器中已較少直接暴露給最終用戶,更多用于芯片設計階段或特定嵌入式/可重構計算領域。
參考來源:
- Hennessy, J. L., & Patterson, D. A.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6th ed.). Morgan Kaufmann. (權威教材,詳細闡述微程式控制原理及其在計算機體系結構中的作用)。
- IBM Archives: IBM System/360. (曆史實例,展示可編微程式在實際主機設計中的應用與影響)。
- IEEE Xplore Digital Library. (可檢索關于微程式設計、可重構計算及曆史計算機架構的學術論文和技術報告)。
- ACM Digital Library. (提供計算機科學領域,特别是體系結構和系統設計方面的研究論文,涵蓋微程式控制技術)。
網絡擴展解釋
“可編微程式主機”這一術語可拆解為“可編程”“微程式”“主機”三部分理解,結合計算機領域背景和相關搜索結果,其含義如下:
1.核心概念解釋
- 可編程:指設備或系統支持通過編寫程式代碼實現功能定制,用戶可根據需求修改或擴展其行為()。
- 微程式:屬于計算機體系結構中的概念,指存儲在控制存儲器中的底層指令集,用于直接控制CPU的硬件操作(如指令譯碼、時序控制等)。微程式是介于硬件和軟件之間的中間層。
- 主機:廣義上指計算機系統中負責核心運算和資源管理的部分,通常包含處理器、内存、輸入輸出接口等( )。
綜合來看,可編微程式主機應指一種支持通過微程式編程方式控制硬件操作的微型計算機系統,常用于需要高度定制化硬件行為的場景。
2.典型特征
- 硬件結構:集成微處理器、控制存儲器(存放微程式)、主存儲器(RAM/ROM)、I/O接口等( )。
- 應用場景:嵌入式系統、工業控制、通信設備等對實時性和底層控制要求較高的領域。
- 編程能力:允許開發者編寫微程式(如微碼)直接操作硬件,優化指令執行效率或實現特殊功能()。
3.與常見設備的區别
- 與單片機對比:單片機通常指單一芯片集成的微型控制器,側重通用控制任務;而可編微程式主機更強調通過微程式對硬件進行深度控制。
- 與普通主機對比:普通主機運行高級語言程式,依賴操作系統管理資源;可編微程式主機直接操控微指令,更接近硬件層( )。
4.補充說明
需注意,“可編微程式主機”并非廣泛使用的标準術語,可能是對“可編程微控制器”或“微程式控制計算機”的表述。若需更具體的技術細節,建議結合實際應用場景進一步确認設備類型(如FPGA、微碼可編程CPU等)。
如需了解具體産品案例或技術規範,可參考計算機體系結構相關文獻或硬件開發手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被具保人變形蟲樣孢子超聲波測厚器春材丹心敵對分子頂針法律範圍分承租人歌劇的工資控制帳戶管腳接法關棧進口姑息療法駕駛盤結構圖接受項機械轉換器磷光體利潤分享方案片通前移動歧視性措施生熱反應伸展八音度雙目放大鏡水力學松耦合松香芹酮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