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絕對不應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是神經生理學和電生理學中的核心概念,指細胞在産生動作電位後的一段時間内,無論外界刺激強度如何,都無法再次産生新的動作電位。這一現象由神經細胞膜上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失活狀态直接導緻。
從生理機制分析,絕對不應期的産生與動作電位的上升支密切相關。當鈉離子通道因去極化而開放後,會迅速進入失活狀态,此時通道無法響應新的刺激重新開放。這種特性保證了神經沖動的單向傳導,并防止信號在軸突上發生逆向傳遞。
其功能意義主要體現在兩方面:①通過限制單位時間内神經沖動的最大發放頻率(通常為500-1000次/秒),維持神經系統的信息編碼準确性;②作為生物自我保護機制,避免細胞因持續興奮導緻能量耗竭。這一特性在心肌細胞中尤為關鍵,可有效防止心室肌發生強直收縮。
不同細胞的絕對不應期持續時間存在顯著差異:哺乳動物粗神經纖維約0.3-1毫秒,骨骼肌細胞約2-5毫秒,而心肌細胞可達200-300毫秒。這種差異與各類細胞膜上離子通道的恢複特性直接相關。
(參考資料:1. Ganong《醫學生理學概論》第25版;2. Kandel《神經科學原理》第6版;3. Berne《生理學》第7版;4. Guyton《醫學生理學》第13版)
絕對不應期是生理學中描述細胞或組織在興奮後暫時無法再次産生動作電位的階段,其核心特征為興奮性降為零,無論刺激強度多大都無法引發新的反應。以下是詳細解釋:
絕對不應期發生在細胞(如神經、心肌細胞)受到有效刺激并産生動作電位後的一段時間。此時,細胞膜上的鈉離子通道處于完全失活狀态,無法再次開放以允許鈉離子内流,導緻新的動作電位無法形成。
絕對不應期是細胞自我保護的機制,通過鈉通道失活确保興奮過程有序進行,尤其在心髒中維持了正常節律。如需進一步了解其與心電圖的關系或具體實驗測定方法,可參考相關醫學教材或研究文獻。
不甯存儲器輸出隊列管理複方膠散腹膜壁層格雷漢氏試驗共同防衛咕噸哈勒氏環活節銷琥珀玻璃脊背靜脈解除條約精神過旺精神性感覺缺失科勒氏照明刻線了結領事人員沒有安裝字體内政法皮色不佳熔接标記軟木闆閃光光譜視上連合視物顯小的酸堿催化提供分期銷售的資金凸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