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barnyard manure; stable manure
廄肥(jiù féi)是傳統農業中重要的有機肥料類型,指将牲畜糞便與墊料(如稭稈、稻草)混合堆積發酵形成的腐熟肥料。其英文對應詞為"stable manure"或"barnyard manure",發音為/ˈsteɪbəl məˈnjʊər/,牛津詞典将其定義為"animal dung mixed with other farm waste used for fertilizing land"(用于土地肥育的動物糞便與其他農場廢料的混合物)。
廄肥的組成包含三大要素: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表明,完全腐熟的廄肥含有機質15-25%,全氮0.4-0.8%,有效磷0.2-0.4%,在改善土壤結構方面的效果優于化學肥料(中國農業信息網, 2023)。聯合國糧農組織《有機農業手冊》指出,廄肥施用需注意完全腐熟,未經發酵的生糞可能攜帶病原菌并産生燒苗現象。
從曆史應用看,《齊民要術》記載北魏時期已系統使用廄肥,明清農書《知本提綱》詳細記述"圈糞法"的堆制技術。現代生态農業中,廄肥作為循環農業的關鍵環節,通過種養結合實現養分循環利用,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
廄肥是農業生産中重要的有機肥料,主要由家畜糞尿與墊圈材料(如幹土、雜草、稭稈等)混合堆積發酵而成,又稱圈肥、欄肥。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廄肥由牛、馬、豬、羊等家畜的排洩物與墊料混合堆積腐熟形成。不同家畜糞尿的養分含量差異較大,例如:
在成語中,“廄肥”比喻人在舒適環境中喪失進取心,但此用法較少見,日常多指農業肥料。
如需具體養分數據或腐熟技術細節,可參考、6、9等來源。
标準制造博西埃裡氏征不同居令倉門暢談初始流化床大腸産氣杆菌群端點靈敏度分泌粘液的汞存儲器汞繼電器含礬的後拉伸換性者頰管減少儲蓄腳踏鑽床澆鑄溫度枯基酸犁田馬利筋屬植物輕便打字機求補系統屈光性塞繩電路神經卵磷脂設施登記注銷手藝工痙攣尾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