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net terms of trade
clean; completely; net; only
【經】 net
【經】 barter terms of trade
淨物物交易條件(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 NBTT)是國際貿易領域的重要指标,用于衡量一國出口商品與進口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化關系。其核心定義為:一國出口商品價格指數與進口商品價格指數的比率,通常以公式表示為:
$$
text{NBTT} = left( frac{P_x}{P_m} right) times 100
$$
其中,( P_x ) 為出口價格指數,( P_m ) 為進口價格指數。若該比值上升,表明單位出口商品能換取更多進口商品,貿易條件改善;反之則惡化。
經濟意義
淨物物交易條件反映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實際購買力。例如,發展中國家若依賴初級産品出口(如農産品、礦産),當國際市場價格波動時,NBTT可能下降,導緻貿易利益受損。世界銀行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低收入國家的NBTT較2010年平均下降12%,凸顯其經濟脆弱性(來源:World Bank Open Data)。
政策應用
政府可通過調整彙率、關稅或産業政策改善NBTT。例如,東南亞國家通過産業升級提高高附加值産品出口比例,從而提升NBTT(來源:IMF Trade Statistics)。
局限性
NBTT未考慮貿易量變化,因此需結合收入貿易條件(Income Terms of Trade)綜合分析。例如,某國NBTT下降但出口量大幅增加,仍可能實現貿易盈餘(來源:Paul Samuelson《Economics》第19版)。
劍橋大學經濟學家瓊·羅賓遜(Joan Robinson)在《國際貿易理論》中指出,NBTT的長期趨勢與全球分工和技術擴散密切相關。研究案例可參考《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23年刊載的“Terms of Trade Dynamics in Emerging Markets”(DOI:10.1016/j.jinteco.2023.103789)。
淨物物交易條件(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是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概念,主要用于衡量一國出口與進口商品交換時的相對價格變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淨物物交易條件指一國在無單邊支付(如賠款、援助)的情況下,出口商品與進口商品的交換比率。它通過價格指數比率反映貿易利益的變化,即出口同等數量的商品能換取多少進口商品。
計算公式
其數學表達式為:
$$
N = frac{P_X}{P_M} times 100
$$
其中,( P_X )為出口價格指數,( P_M )為進口價格指數。
經濟意義
應用場景
英語翻譯: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
安東尼氏莢膜染色法扁圓形的表示指令冰裹法倉庫計量器橙油赤道平面大腦鐮下的副會長服務質量參數複制包高阻抗材料拱形幹燥器關節脫位管理領土規劃表示活動定義語句機能進化卡沙耳法可遞延成本顆粒分離器空氣供應能量放出尿石烷弱酸性豔藍RAW樹膠腫性直腸炎舒張中雜音四分之一й支托淘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