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chain code
【計】 chained mode
code; yard
【計】 ASA code ASA
【經】 code; yard
鍊式碼(Chain Code),在圖像處理和計算機視覺領域,是一種用于高效描述和表示二維形狀(尤其是封閉輪廓或邊界)的編碼方法。其核心思想是用一系列方向編碼來記錄輪廓上相鄰像素點之間的移動方向。
一、基本定義與原理 鍊式碼通過記錄邊界點序列中每個點移動到下一個點的方向來實現編碼。常用的有4方向鍊碼和8方向鍊碼:
例如,一個正方形輪廓的8方向鍊碼可能表示為:0, 0, 0, 0, 2, 2, 2, 2, 4, 4, 4, 4, 6, 6, 6, 6(從左上角開始順時針移動)。
二、核心應用場景
鍊式碼壓縮了邊界信息,便于計算形狀特征(如周長、曲率)。通過比較不同對象的鍊碼序列或提取其統計特征(如方向直方圖),可實現簡單的形狀分類,例如區分圓形、矩形等幾何圖形。
在醫學圖像分析中,鍊式碼用于精确勾勒細胞或器官邊界;在視頻跟蹤中,可高效更新運動目标的輪廓變化。
描述字符輪廓的鍊式碼可作為特征輸入機器學習模型,輔助識别手寫或印刷字體。
三、關鍵特性與優勢
四、技術局限與改進
參考文獻
“鍊式碼”在不同領域有不同的含義,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類解釋:
圖形處理中的鍊式編碼(Chain Codes)
在栅格數據分析中,鍊式編碼是一種邊界描述方法,由弗裡曼(Freeman)于1961年提出。其核心思想是通過起點坐标和一系列方向矢量鍊表示多邊形邊界。例如,用基本方向(如東、南、西、北等)的單位矢量順序連接,形成連續的鍊式結構。這種方法常用于簡化圖形存儲和計算,尤其適用于規則幾何形狀的壓縮表達。
分類編碼系統中的鍊式結構
在成組技術或分類編碼領域,鍊式碼指“鍊式結構”的編碼系統。其特點是每個碼位的特征碼獨立,含義不依賴前後碼位,形成并列的矩陣結構。例如OPITZ系統的輔助碼采用此結構,優勢在于編碼簡單、識别方便,但信息容量低于樹形結構。這種編碼方式廣泛應用于工業零件分類、标準化管理等領域。
兩種鍊式碼的共同點在于通過線性序列表達信息,但應用場景和實現邏輯存在顯著差異。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編碼規則或案例,可參考上述來源的完整内容。
氨環戊酯乙二磺酸鹽班伯格氏區變相漲價編制指數不吉祥的常量應力磁晶各向達金氏液處理膽總管異常擴張斐波納契樹負疚複元蓋面感懷管道載荷霍夫曼氏試驗霍姆格倫氏彩線試驗接頭刷聚酮苦心找出利奇氏試驗漂淨結核菌素起岸乳油汁聖巴多羅買茶劑時間增益失調的水源脫碳酸氣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