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奎納樹英文解釋翻譯、奎納樹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quinquina

分詞翻譯:

奎納的英語翻譯:

quina

樹的英語翻譯:

arbor; cultivate; establish; set up; tree
【計】 T; tree
【醫】 arbor; arbores; tree

專業解析

奎納樹(Kuí nà shù)是金雞納樹(Cinchona)的舊稱或音譯名,特指茜草科(Rubiaceae)金雞納屬(Cinchona)的常綠喬木或灌木。該樹種原産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因樹皮富含抗瘧疾生物堿——奎甯(Quinine)而聞名于世。

一、中文釋義與植物學特征

奎納樹樹皮呈紅棕色,葉片對生、革質,花簇生呈圓錐花序,花色粉紅或白色。其藥用價值核心在于樹皮中的奎甯堿,是曆史上治療瘧疾的特效藥物來源。該名稱常見于19-20世紀初的中文文獻,現多統一稱為“金雞納樹”。

二、英文對應詞源

英文名Cinchona 源自曆史事件:據傳1638年秘魯總督夫人安娜·辛喬(Ana de Osorio, Countess of Chinchón)罹患瘧疾,因當地土著提供的樹皮粉末治愈。林奈氏命名時以“Cinchona”紀念此事(後拼寫省略“h”)。

三、曆史與科學意義

17世紀歐洲殖民者将奎納樹皮引入亞洲,荷蘭在爪哇(今印尼)、英國在印度大規模種植以提取奎甯。中國于20世紀初引種至台灣、雲南等地。奎甯的發現推動了熱帶醫學發展,其化學結構于1944年首次人工合成,為抗瘧藥研發奠定基礎。


權威參考資料

  1. 《中國植物志》第71(2)卷:金雞納屬分類與藥用記載(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2.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Cinchona Conservation and Historical Archives
  3.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Cinchona Alkaloids: Traditional Use to Modern Application" (2021)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奎納樹”一詞,目前沒有可靠的公開資料或文獻記載能夠明确解釋其具體含義。可能存在以下情況:

  1. 生僻術語或地方名稱
    該詞可能是某種地方性植物、少數民族語言中的樹木名稱,或某個小衆研究領域的專業術語,尚未被廣泛收錄到通用詞典或網絡數據庫中。

  2. 拼寫或翻譯誤差
    需确認是否為“奎納樹”的正确寫法,或是否存在音譯偏差(如“奎那樹”“魁納樹”等)。例如,非洲有“奎甯樹”(Cinchona,用于提取抗瘧疾藥物奎甯),可能與用戶所指詞語相關。

  3. 虛構創作中的名稱
    不排除其為小說、影視或遊戲中的虛構植物名稱,需結合具體作品背景理解。

建議: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本機失敗指标布勞内氏管大規模的市場單極晶體管碘甲基化對分的多元乙稀封閉性質格列環脲關節炎體質骨化過度鬼臼脂素寒熱混合講述記憶的卷角孢菌素絕對利益控制信號烙錘帕拉噻嗪前驅硬化氣管支氣管下淋巴結蠕行隨機搜索燒堿蒽醌法制漿舌苔塔基陶瓷碎片未分配運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