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by-products recoveries
deduct; deduct from; deduction; make allowance for; recoup; take out
【經】 deduct; subtract; withhold
byproduct
【計】 by-product
【經】 by-products; co-product; secondary product; spin-off; spinoff
subproduct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扣除副産品”指在計算主産品成本時,将副産品價值從總生産成本中減除的會計處理方法。其核心含義與英文術語“By-product Costing” 或“Deducting By-product Value” 相對應,屬于成本會計中的特定概念。
指在核算過程中減去或剔除某部分價值。在成本分配中,體現為對副産品價值的抵減處理。
指伴隨主産品生産過程中附帶産生的、價值較低的産品(如煉油廠的瀝青、鋸木廠的木屑)。其特點為:
企業通過“副産品抵減法” 計算主産品淨成本:
$$ text{主産品成本} = text{總生産成本} - text{副産品銷售收入(或預估價值)} $$ 例如:某乳制品廠月總成本¥100萬,生産奶酪(主産品)同時獲得乳清(副産品),若乳清售得¥8萬,則奶酪淨成本為¥92萬。
煉鋼廠的爐渣、化工廠的回收溶劑等副産物價值需從主産品成本中扣除。
榨油産生的油渣、谷物加工的麸皮均適用此原則核算成本。
根據《國際會計準則第2號——存貨》(IAS 2),副産品價值可采用“可變現淨值法” 計量,沖減主産品成本(來源:IFRS基金會準則原文)。
定義副産品為“同一生産過程中産出的次要産品”,其成本核算需采用“反向沖減總成本”方法。
指出副産品價值計量應以可實現淨值(NRV)為基礎,避免主産品成本高估(來源:AICPA Accounting Standards Codification 330-10-30)。
關鍵點該術語本質是成本分配技術,通過剝離副産品價值确保主産品成本的真實性,符合“收入與成本配比”原則。
“扣除副産品”是成本會計中的術語,指在生産過程中将副産品的成本從總成本中扣除,以準确核算主産品成本的方法。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副産品的定義
副産品(By-product)是在生産主産品時附帶産生的物品,例如石油提煉過程中産生的瀝青、化工生産中的廢渣等。其特點是:與主産品同時生産,但經濟價值較低。
2. 扣除的目的
由于副産品價值較低且非主要生産目标,在成本計算時需将其單獨核算。扣除副産品的成本後,剩餘費用才能真實反映主産品的生産成本,避免成本分攤偏差。
3. 扣除方法示例
以中的公式為例:
例如:某企業生産主産品時産生500單位副産品,售價200元/單位,後續加工成本50元/單位,銷售費用和稅金共12500元,合理利潤7500元。
則扣除成本為:
$$
扣除單價 = 200 - 50 - frac{12500 + 7500}{500} = 150 - 40 = 110 text{元}
$$
$$
總扣除成本 = 110 times 500 = 55,000 text{元}
$$
(此計算過程參考)
總結
“扣除副産品”本質是通過合理分攤成本,确保主産品成本核算的準确性。實際應用中需根據副産品市場價值、加工成本等參數靈活調整公式。
阿-羅二氏試劑阿紮環醇被遺忘辯解的不孕狀态額外根閥門手輪浮動頭法蘭羔釉公斷條款工作成本單管狀花固定床臨氫重整黃色結核節環戊撐加班時間假流行性感冒接應劇吐矩陣闆輸出零碎生意理想雜音二極體内芽胞叛離者配位儀羟漆酸聖俸事務處理命令安全性水冷焊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