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tman
connect; join; joint; juncture; link
【計】 bussing; catenation; connection; interfacing; join; linkage; linking
【化】 connection
【醫】 connection; couple; coupling; union
【經】 link
bar; mallet; stick; wand; good
【化】 bar; rod
在機械工程領域,"連接棒"通常指用于連接兩個部件并傳遞運動或力的剛性杆狀零件,其核心英文對應詞為:
Connecting Rod (最常用)
指内燃機中連接活塞與曲軸的關鍵傳動部件,将活塞的往複直線運動轉化為曲軸的旋轉運動。該術語在《英漢機械工程大詞典》中被明确定義為"連杆"或"連接杆"。
應用場景示例:汽車發動機活塞通過連接棒驅動曲軸旋轉。
Link Rod / Linkage Rod
用于描述機構學中構成連杆機構的剛性構件,常見于機械傳動系統(如四杆機構)。《機械設計術語标準》(GB/T 15700-2023)将其歸類為"傳動連杆"。
應用場景示例:工業機械臂關節間的動力傳遞依賴多組連接棒協同工作。
工程特性補充
連接棒需滿足高強度、耐疲勞等要求,材料多采用合金鋼(如42CrMo)并通過鍛造成型。其結構通常包含大頭(連接曲軸)、杆身和小頭(連接活塞銷)三部分,設計時需進行動力學仿真以避免共振失效。
權威來源說明:
- 術語定義參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械工程術語》線上數據庫(未提供鍊接時建議用戶通過學會官網檢索)
- 材料标準參見國标《GB/T 3077-2015 合金結構鋼》
- 設計規範引自《機械設計手冊》第5版(化學工業出版社)
“連接棒”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機械/工程領域的現代含義
指用于連接機械部件的棒狀零件,常見于機械傳動或結構固定場景。英文對應為“pitman”(如連杆機構中的連接杆)。其核心功能是通過物理連接傳遞動力或維持結構穩定,例如發動機連杆、傳送帶連接杆等。
古代軍事武器的别稱
該詞在古籍中寫作“連梃”,是守城用的長柄武器,形似農具連枷,用于擊打攀爬城牆的敵人。如《墨子·備城門》記載其與長斧、長椎共同作為城防工具,《通典》描述其作戰方式類似打麥子的動作。
辨析提示
現代使用多指機械部件,而古代含義屬于軍事術語。具體釋義需結合上下文,若涉及古文或曆史文獻,通常指向武器含義。
昂德雷氏試驗持續脊髓麻醉觸變劑純結核菌素初期産品動态屏極阻抗耳道間弧線浮升力高調呼吸音個别保險公德心冠周膿腫瓜熟蒂落假卒中接受定貨部門肌反射肌肉收縮質促解物局部滲碳可信度空氣煤氣發生爐貿易赤字迷走神經炎起釘鉗日記總帳三睾胎體營養的炭質内襯特别攤派留置權外僑